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五批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6月6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核定太原市童子寺遗址等178处不可移动文物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附后),现予公布。
岢岚毛主席路居馆
  毛主席路居馆位于岢岚县城小东街25号,是一座四合大院,建成于1924年,占地面积913平方米,建筑面积503平方米,现有馆藏革命文物32件,民国时期的文物有22件。2003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岢岚县对路居馆进行修缮,并组织举办了“岢岚是个好地方”主题展览,展览以500余幅图片和30余件实物,向世人展示了伟人风采和地灵人杰、妖娆美丽的岢岚。该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链接1948年春,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范围的胜利,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央机关由陕北向华北转移。4月4日下午到达岢岚。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登上了城墙,俯瞰塞上山城的全景,饱览春日融融的晋西北风光。4月5日早晨…[详细]
太岳军区司令部桑曲旧址
  太岳军区司令部桑曲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2-1944年地址:临汾市安泽县杜村乡桑曲村1942年秋,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率军区司令部由沁源换防至安泽杜村乡桑曲村,在此驻扎两年多,指挥太岳军区部队与日军作战。著名战役有柳寨伏击战、关圣岭战斗等。刘少奇、邓小平同志曾来桑曲指导工作;陈赓司令员与国民党九十八军军长武士敏将军在此达成两军联防合作协议。1944年,太岳军区司令部于移至沁水县。太岳军区司令部桑曲村旧址现存建筑4座,分别为北房、东西厢房及南房。北房为正房,曾为陈赓同志办公旧址。现各建筑仍保持当时风貌。1987年,安泽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
  太岳行署小李村旧址时代:1942年地址:临汾市安泽县杜村乡小李村太岳巷1942年9月,太岳行署由沁源迁往安泽杜村小李村,行署主任牛佩琮、副主任裴丽生在此主持工作,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当时薄一波同志经常来此主持工作。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胡服(刘少奇)曾在此做过有关“群众运动与建设根据地”重要报告。太岳行署小李村旧址现存院落4处,分别为正院、东西跨院及原行政干校所在院,院内建筑皆为清代所建。正院为四合院,院内分布北房、东西厢房及南房、影壁,南房主体已坍塌,仅存台明及局部墙体。北房为正房,二层建筑,面阔五间,为当时行署办公室;西跨院内现存西厢房及南房;东跨院坐北朝南,现存建筑6座。原行政干校院坐东朝…[详细]
中贺水泰岱庙
  中贺水泰岱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清地址: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中贺水村中贺水泰岱庙,俗名东岳庙,坐北向南,两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山门、戏台,献殿(已毁)、正殿;一进院两侧设配殿,配殿两侧有耳房;二进院西侧有配殿、土地殿、廊房、财神殿、配殿,东侧有配殿、马王殿、廊房、药王殿、配殿;正殿东西两侧分别为火神殿和娘娘殿,是翼城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组清代建筑。正殿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面设廊,单檐悬山顶,灰陶筒瓦屋面,灰陶脊饰。殿内共设梁架四缝,梁架结构为六檩前廊式,前檐明间额枋、板枋雕刻祥云、行龙等。檐柱柱头及补间各设斗栱1攒,为三踩斗栱;…[详细]
西台神台骀庙
  台骀庙位于侯马市西北约八公里的西台神村北,汾河滩地南侧的“古翠岭”上,庙宇座北向南,占地7000余平方米,其建筑形式为造型独特、布局别致的城堡状。据史书记载,台骀是黄帝的五世孙,其祖先善制弓箭,而赐姓张,他是上古时期比大禹还早的一位治水英雄,他开山凿石,疏通了汾、洮二河,兴修水利、造福百姓,深受后人的尊崇和敬仰,被誉为汾神。历代劳动人民为了纪念台骀治理汾河、造福百姓的历史功绩,在汾河沿岸修建了多处台骀庙。侯马的台骀庙最早建于晋平公时期,据《左传》记载:晋平公有病,派人问病,回答说:“晋平公的病是因为很久没有祭祀台骀,台骀作祟。”晋平公问当时的大学问家子产:“台骀是什么神仙?”子产回答说:“黄帝…[详细]
南堡通济桥
  南堡通济桥(第五批省保)时代:金至清地址:临汾市侯马市新田乡镇南堡村通济桥,又称浍水桥,据乾隆版的《续修曲沃县志》记载:“浍水桥,即晋平公与齐景公相会地,今名通济桥,邑人行世等捐,金重修”。元、清多次予以重修。通济桥建于浍水河上,南依上马村,北邻南堡村。桥身呈南北走向,是一座用黄砂岩块石砌成的敞肩七孔石桥。桥面总长107.78米,宽17.79米,高8.03米,桥孔呈拱券状,净跨7.48米,矢高0.75米,拱券中距为14.12~15.25米,内券石由36层黄砂岩条石砌成。拱券正面由券脸石、伏券石、仰天石组成,拱券之间撞券石17层。每孔龙门石上方的蹬券石伸出汲水兽各一,拱券下砌分水金刚墙及分水尖,…[详细]
感应寺砖塔
  曲沃早先流传有一首童谣:“曲沃人,爱想家,一天不能离开妈,三天不见裂破塔,眼窝通红泪哗哗。”童谣中的“裂破塔”就是曲沃感应寺砖塔。感应寺砖塔位于曲沃旧城中西门外原感应寺内,故又名西寺塔。该塔兴建于金大定五年(1165),塔共12级,其形制为辽金时期北方地区盛行的密檐塔式。塔平面呈八角形,中空,塔身造型端正。塔身一层以上的密檐部分随高度将每一层出檐深度都往里作不等量的递减,使塔的外形显得更加高挺、硕壮,显示了北方民族勇健豪放的气质。元大德七年(1303)年大地震,塔体坠落四层,剩余的二层以上裂为两部分,故又有“裂破塔”之称。至上世纪中叶,感应寺塔一直是曲沃最高建筑物,也是县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详细]
北焦彭东岳庙大殿
  北焦彭东岳庙大殿(第五批省保)时代:元地址:临汾市襄汾县古城镇北焦彭村北焦彭东岳庙大殿始建年代不详,东岳庙其余建筑已全部毁失,现仅存大殿一座,随檩枋下有明崇祯十一年(1638)“重修移建”题记。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灰陶筒瓦屋面,脊饰全部毁失。明间梁架结构为五檩无廊式,次间梁架为五檩中柱式;柱头及补间各施斗栱1朵,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前檐斗栱之下施通檐的大额枋;后檐平板枋、额枋成“T”形结构。从大殿的梁架结构、斗栱用材及做法分析判断,大殿为元代建筑。明、清两代屡有修葺,建国后未曾修缮。…[详细]
赵曲文庙大成殿
  赵曲文庙大成殿(第五批省保)时代:元至清地址: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赵曲村据史料记载,赵曲文庙最早为夫子庙,明代时称礼殿,清时改称宣圣殿。赵曲文庙创建年代不详,明弘治十二年(1499)、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雍正十年(1732)、乾隆五十七年(1792)及咸丰二年(1852)多次予以维修,现仅存大殿一座,有元代建筑遗风。坐北面南,建于高约1米的台阶之上,四周回廊,面阔五间,通面阔16.23米,进深五间,通进深16.15米,重檐歇山顶建筑,灰陶筒瓦屋面,黄绿琉璃脊饰,绿色琉璃剪边。殿内使用井字梁加藻井,形成无梁殿。…[详细]
北马驹三结义庙
  北马驹三结义庙(第五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临汾市洪洞县龙马乡北马驹村北马驹三结义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从北至南依次有大殿及两侧耳房、献亭、戏台及东西妆楼;院落东南角建观音堂一座。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不厦两头造屋面,灰陶筒瓦屋面,灰陶脊饰。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乳栿对三椽栿用三柱,仅设柱头铺作,形制为四铺作外插昂;前檐设通长大额枋。大殿梁架、斗栱具有明显的元代建筑特征。献亭为元代遗构,平面呈方形,四角式,单檐十字歇山顶,通高约6米,柱间距3米。砖砌基座,四周石条铺镶,前置半圆形砖砌踏道。柱头施四铺作斗栱,中间各有补间斗栱1朵,逐层叠架。挑檐短粗敦实,北方木构亭榭的特点十分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