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旧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旧居篇

塘边毛泽东旧居
  塘边毛泽东旧居(含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部旧址)位于江西省永新县沙市镇塘边村,它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民居,属典型的清末民初建筑。它是井冈山革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三十一团在塘边成功地开展了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并在边界迅速得到推广,加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步伐,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塘边土地革命的经验为制定我党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奠定了基础。2000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批准为永新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28年5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从井冈山先后三次来到永新县西乡塘边,进行革命实践和社会调查。在大屋村召开了永…[详细]
王九龄旧居
  翠湖北路3号王九龄旧居建盖于1925年。从前的门牌是翠湖东路25号。那时,王九龄刚从教育总长任上辞职归来。他买下了翠湖北岸上的一片沼泽地,填平后建盖了这幢住宅。王九龄旧居是一土木结构的传统四合五天井式宅院,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2平方米。座北向南。坡面青瓦悬山顶。为了借南面翠湖之景,便于观赏,南面仅建了平房,其他三面均为二层楼房。北面正房稍高,明三暗五(间),两侧耳房皆为三间。与众不同的是,三面楼房一、二楼间,建有回廊,而且两侧耳房二楼的回廊延至南面。站在二楼外走廊上,翠湖美景,尽收眼底。房屋虽然宽大,但木构件装饰则简朴大方。南面围墙转角为石嵌,大门两侧有边长1米许的外方内圆石砌作为装…[详细]
《新华日报》社大陆里旧址
  《新华日报》社旧址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民意一路大陆里4—6号。《新华日报》是全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机关报。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的一面旗帜。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几经中共中央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的周折,冲破0-,在武汉正式创刊。社长潘梓年,经理熊瑾玎,总先后由华岗、吴克坚担任。报社初设于汉口成忠街53号,后迁至民意一路大陆里。《新华日报》在武汉期间,每日出对开一张,共出刊287期。发行量约一万余份。报纸的主要栏目有专论、国际述评、经济述评、时事问答、编余杂谈等,副刊辟有工人生活、妇女之路、社会服务等专栏。报纸刊载的时…[详细]
昆明胡志明旧居
  胡志明旧居在华山南路南廊中段,现在的门牌是华山南路91、92号。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76平方米。砖木结构三层楼房,两面坡中式屋顶,面阔三间,临街外立面为西式做法,楼上每间均开条形窗,上层窗台底线连贯微凸,装饰简朴。下层为店铺,楼下设书店。二楼东面二间即为胡志明在昆明期间的居所之一。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来昆明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每次到时,少则二三个月,多则半年。由于当年政治风云莫测,斗争环境复杂,根据实际斗争的需要,在昆工作时住地有好几处,常住于金碧路香油巷、崇善街、三节桥村(今新桥村)、太和街咖啡馆等处,华山南路是他常住的地方之一。那时,他公开的身份是昆明金碧路南来盛餐厅的面…[详细]
安源毛泽东旧居
  1921年10月,出席中共一大后回到湖南的毛泽东,创建了中共湖南支部,并亲自担任书记。由于安源位于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处,当时安源工人运动归属于湖南党组织领导。为了贯彻党的一大决议,毛泽东于同年秋天来到安源开辟工人运动。毛泽东当时的公开身份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员、一师附小主事(相当于校长)。他利用这个公开身份,以走亲访友、参观访问、推广平民教育的名义,来安源考察,住在八方井四十-。这栋房子是萍乡煤矿建矿初期由矿局建造的职员住房,地处安源煤矿总平巷西侧约80米处,是一栋三间砖瓦结构的平房,面积约100平方米,当时是萍矿总平巷甲段段长毛紫云,人称毛师爷的住房。毛紫云是湖南湘潭人,和毛泽东的父亲是故友…[详细]
赣州蒋经国旧居
  1939年蒋经国到赣南后,在此建立官邸,从1940年至1945年,他和妻子--都住在这里。来过这里的还有白崇禧以及蒋经国的弟弟蒋纬国。官邸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这是按照西方建筑的特色建造的一个小别墅,院内白玉兰是1941年蒋经国先生亲手种的。旧居内有一块“有功文教”的木匾,是蒋经国先生书赠给江西安远县欧阳振先生的,欧阳振因为捐款一万元,修建了安远中学,蒋经国觉得他慷慨可风,所以就题写出了这块匾赠给他。《新赣南家训》,是蒋经国先生当年在赣州的时候根据《朱子家训》的格律和韵文写的,要求男女老幼都会读,都能背诵。赣州很多老人至今还能背出这首《新赣南家训》。蒋经国先生的卧室,这一张办公桌是他用过的原物,…[详细]
桥头江家——毛泽东水口旧居
  桥头江家——毛泽东水口旧居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桥头江家组。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1个师3个团缩编为一个团,在军队内部成立士兵委员会,并提出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营以上建立党委,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指挥,从而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接着于10月3日,在宁冈左城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总结秋收起义的经验教训,讨论了争取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等问题。随后在袁文才的帮助下,在茅坪建立留守处和后方医院,将伤病员妥善安置,又继续往湘南进军。1927年10月中旬,部队抵达酃县水口,毛泽东居住在水口桥头江先钦家里。在…[详细]
王士珍旧居及王氏双节祠
  王士珍旧居王士珍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曾与段祺瑞、冯国璋并称为“北洋三杰”,时称“王龙、段虎、冯豹”。先后任晚清陆军大臣、民国初期的陆军总长、国务总理等职,并获德威上将军称号。王士珍与近代史上的众多历史事件紧密相关,曾以北洋元老的身份多次调停各系军阀之争,使北京免遭战争的灾难。1930年7月1日在北京病逝。王士珍旧居建于1912年,为民国时期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坐落在正定城内中山西路北侧,原分东、中、西三路,总占地10102平方米。现仅存中路,为两进四合院,前有小巧玲珑的垂花门,门上悬挂有王士珍自撰自书的对联:“求名求利只求己莫求人,惜衣惜食非惜财实惜福”,真实的表达了王士珍的处世态度。第一…[详细]
邓小平旧居与劳动车间
  邓小平同志劳动旧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和新建县。1969年10月,那是在“十年--”的岁月里,受到错误批判的邓小平和夫人卓琳被秘密送到江西省新建县,住进了南昌步兵学校“将军楼”(现南昌陆军学院一号楼)。此后,邓小平夫妇每天步行20多分钟,从住地来到当时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参加劳动,用双脚在本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了一条小道,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邓小平小道”。1973年2月,邓小平恢复工作后,离开了工作生活3年零4个月的新建县。2000年10月,邓小平在新建县参加劳动的车间,以及坐落在南昌陆军学院内的邓小平旧居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旧址有“小平楼”、“邓小平小道”、“小平车间”及“小平广场”…[详细]
吴耕民旧居
  吴耕民旧居坐落在慈溪市周巷镇二塘村,为坐北朝南的三开间六架平屋,每间面宽3.8米,进深8米,檩、椽用材比较粗大。除东次间早年被拆外,其余保存尚好。2003年12月慈溪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吴耕民(1896-1991),原名润苍,周巷镇二塘村人。1910年春,吴考入蔡元培任总理、徐锡麟任经学、鲁迅执教的绍兴府中学堂。1915年9月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此校前身为京师大学堂,是当时我国唯一的一所农业高等院校),实现了学农夙愿,并改名为耕民。1917年吴耕民抵日本选学园艺,回国后在母校任农场实习和园艺教员,开始了他的园艺教育生涯。1921年春转任南京高等师范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