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头市 > 潮阳区旅游

潮阳区景点介绍

  黄詹墓位于潮阳区西胪镇波美乡马头埔,年代为宋,类别为古墓葬。2010年3月22日,黄詹墓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姚绍墓位于潮阳区棉北街道平南居委金钩椅山界,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10年3月22日,姚绍墓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姚瑗墓位于潮阳区棉北街道平南居委虎尾山界,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10年3月22日,姚瑗墓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姚琛墓位于潮阳区城南街道沧州居委马后洋山界,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10年3月22日,姚琛墓被公布为汕头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孔安堂位于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亭脚路西门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40平方米。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建筑。南宋绍熙年间(1191年—1193年),朱熹倡道东南,讲述儒学正宗(即理学)。邑士郑南升偕揭阳郭叔云(并称朱门高弟)负芨从之,潜心孔孟理学。学成回梓,邑人侍讲郑开先于棉城城西西门内侧为其兴建馆舍讲学,曰“孔安堂”,理宗宝祐年间(1253年—1258年),郑开先之子郑慈珍(知夔州正堂兼军州事)将“孔安堂”扩建成拥有三厅二天井……[详细]
  东岩摩崖石刻位于潮阳区城南街道东山南麓,是广东省现存较集中、规模较大的摩岩石刻群。潮阳东山是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地方,现存石刻200多处,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有唐代石刻“一柱擎天千古壮,独瓶挂壁万年春”,署款“长江巧”,旁有柱和瓶的浮雕,石刻字体苍劲挺秀。据《潮阳县志》记载:“唐大历初年,陈宝通在东岩寺削发为僧,参惠照和尚为师,题‘一柱擎天’联并刻石”;东岩卓锡寺屋顶有一块天然巨石,上面刻有“飞云”两个大字,书法挺秀雄浑,气势磅礴,大字旁边,……[详细]
  四序堂石刻,位于汕头市潮阳区城南街道南中路37号的四序堂内,四序堂始建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现保存有明、清至民国以来的石刻38处,其中明代石贴2件,明、清碑刻4处,明、清、民国题刻26处,明石圣旨亭1处,宋石盆1个,明石盆2个,明石马槽1个,清练武石1块。四序堂石刻享誉南粤,其书法艺术、绘画技巧和石刻工艺完美结合,是广东省现存石刻种类集中、石刻内容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甚高的石刻艺术。四序堂石刻虽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仍保存相当完好,……[详细]
  报德古堂是潮汕地区一处历史久远的著名慈善机构,有潮汕善堂鼻祖之称。祠堂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规格较高,基本保留明代建筑风貌。该堂整体古朴典雅,尺度大气,威仪有序,柱石、斗拱、木雀替等梁架结构明代特征明显,厅门、龛几、屋脊泥塑走兽、壁肚石刻等工艺精湛,油彩艳丽,堪称集潮汕嵌瓷、金漆木雕、石雕和彩绘等具有潮汕民居建筑装饰工艺之大成。堂内的古碑刻、清刺绣百佛衣、清青花瓷香炉和大峰祖师画像等文物藏品,具有重要的史料研究价值。该堂在近年来的保护……[详细]
  和平古桥位于汕头市潮阳区和平镇境内练江南北岸上。始建于宋建炎丁未年(1127年),为墩柱式平桥。桥全长196米、宽6米,中间有十八桥洞。桥墩最高15米、最低13米。用松木纵横交叠作成长2米、宽1.5米、高1米的规格筏型墩基(与福建泉州洛阳桥“筏型基础”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两桥始建年代接近,似有效仿取法渊源),然后在松木墩基上垒叠规格石块,砌成分水尖形,利于分解潮水涨落时的冲击力。桥面铺架平板石,每孔五块石板,每块石板长7.5米至8米、宽0……[详细]
  宋大峰墓位于汕头市潮阳区和平大峰风景区内。墓地坐西向东,依山势而修筑,山体形似雄狮卧地,曰“雄狮山”,其墓葬于狮腹之处,占地面积约3660㎡。墓区由花岗岩石砌筑而成,封土呈馒头状。墓碑高1.2m,宽0.9m。碑文为“宋大峰祖师墓”,上下款小字署“中华民国丙戍腊月吉日修”、“各县市善堂代表大会”字样。墓前扶手竖石双柱,分别铭曰“大师佳壤”、“峰岳名山”。整个墓区是大峰风景区的核心景点,极其庄严肃穆,至今保存完好。墓始建于南宋建炎丁未年(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