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旅游

安徽省景点介绍

  环秀桥坐落在上庄镇余川村村口,建于晚清,建筑面积355平方米,该桥为四墩三孔石拱桥,桥长27米,宽4米,高7米,常溪河从环秀桥下流过,环秀桥既是余村的水口桥,又是连接上庄与该村的际桥。由清末沪杭一带著名的“茶叶大王”汪立政独资兴建的,至今保存完整,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详细]
  余川村古民居群余川村位于绩溪县上庄镇,其村历史底蕴深厚,古民居众多,其中29号、14号、4号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汪开朗宅户主在幼时被汪裕泰茶庄创始人汪立政带到上海从事茶叶生意。该宅坐落在上庄镇余川村(三家村)29号,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85平方米,该宅上下对堂,二楼通转,东西厢房,三合土地坪,室内的斜撑、雀替均有精美的雕刻,主人为了更好的保护木构件,斜撑取下保管。该宅的左侧为厨房,已重新改建。前有庭院,院内地坪用青石板横铺而成……[详细]
  舒家巷古民居群舒家巷位于华阳镇绩溪县博物馆东侧,大体保存清代的原有街巷布局,其中12号、27号、28号三栋古民居保存较好,文物价值较高。胡芝琴宅坐落在华阳镇舒家巷27号,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20平方米,该建筑为上下对堂,二搂通转,中设天井,东西厢房。该宅用料硕大,做工别致,梁柱全部做成方形,室内的木构件略施雕刻,中进的上首有一块朱漆描金书有“耆英冠社”的匾额,是清朝乾隆二十三年,此宅主人九十大寿时,当时的县令赠送的。东侧为厨房……[详细]
  陈明花宅位于板桥头乡蜀马村21号,建于清代晚期。坐北朝南,一进三开间,由正厅、厨房、庭院三部分组成,房屋前一部分设人字轩顶,后一部分为二层楼房,没有天井,木构件完整,屋内厢房的槅扇、斜撑、雀替均有精美的雕刻,此建筑可谓清代晚期徽派建筑中的精品。……[详细]
  司马公祠坐落在瀛洲镇汪村。汪叔举为绩溪登源汪氏始祖,齐明帝时官司马,后人称其为“齐司马”,汪氏后人为纪念他,在绩溪县灜州镇大庙汪村的村口建起一座司马公祠。司马公祠坐北朝南,建于清代,占地面积245平方,地基垒砌较高,一进四开间,上下对堂,中设天井,三合土地坪,东西两侧有台阶踏步上后堂,整个屋架采用白果树建成,木构件上雕有人物戏文和荷花,雕工精细。公祠的大门用青砖砌成,大门的门楼上 书-有“司马公祠”字样。从历史文献记载,司马公祠建于隋唐……[详细]
  浒里方氏宗祠坐落在龙川村浒里自然村,坐东朝西,建于清代,占地面积785平方米。该祠堂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门楼为重檐歇顶式屋顶,两侧人字墙,用清水砖砌筑,上嵌雕刻细腻的砖雕,前后两向的额枋上用深浮雕雕刻6幅浒里村自然人文景观,中进前檐有石雕栏杆,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硬山屋顶,外砌封火墙,三路花砖正脊,两端装饰鳌鱼,斗拱承挑出檐,两次间装有木雕槅扇,后进二层楼房,前有腰檐,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硬山屋顶,因年久失修得不到妥善的保护和管理,后……[详细]
  竹里太子庙坐落在家朋乡竹里村村中,坐北朝南,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00平方米。该庙为一进三开间,一层楼房,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硬山屋顶,外砌封火墙,室内的木雕构件驼峰、雀替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每年的8月25日这一天都举行活动,该庙是为纪念越国公汪华两位太子而建。……[详细]
  瀛洲街口亭和云衢阁瀛洲街口亭坐落在瀛洲村西首,建于清代,东西走向,占地面积10.85平方米。为一开间,人字顶,东西两向各有一圆形券门,硬山屋顶。街亭西面上方有“瀛洲”两字,东面上方用毛笔大写“中国共产党万岁”七字,此街亭位于瀛洲老街的最西面,街亭南北两个方向下面各设一条石凳,供路人休息所用,2008年改作水泥石凳,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云衢阁坐落在瀛洲村中,位于章氏宗祠门坊前约三十米处,东西两侧现在紧挨民居,0-南侧榜书“云衢阁”。云衢阁……[详细]
  程裕有故居坐落在伏岭镇西川村66号,建于民国,占地面积238平方米。程裕有(1890-1956),绩溪县西川村人,出身清苦。1914,在芜湖创办同庆楼酒菜馆,成为当时芜湖市最著名的饭店。直至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后,程裕有返籍安度晚年。该宅坐东南朝西北,硬山屋顶,砌风火墙,抬梁、穿斗並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不设天井,前檐步设明瓦、漏窗,后步为人字轩顶,撑拱承挑出檐,檐部装置裙板和矮窗。设楼,建筑为一进三开间,东西厢房,室内的挂落、雀替、……[详细]
  程良骏故居坐落在伏岭镇西川村38号,是著名水力机械专家、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良骏先生的故居。该宅坐东朝西,建于清中期,一进两厢,前后天井,面阔三间,二层楼房,三合土地坪。客厅上首悬挂有“笃义堂”匾额一块,前照壁上 书-有“鸿禧”字样,厢房的槅扇上施有雕刻,占地面积108平方米。该宅在土改时,将南厢房分给了当地的两户村民,该宅的产权为三户所有。该宅保存完整,又是名人故居,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详细]
  胡晋接故居坐落在华阳镇城区良安路10号,为民国初期的砖木结构建筑,1917年建成。整个房子中西结合,由门房、庭院、正厅、厨房、书房、菜园几部分组成。主体结构正厅为前后两进三开间二层通转楼。楼前建有走廊,用木柱支撑。天井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为简易封闭式天井。整栋建筑基本保持原貌,结构简朴大方,是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存比较完整、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民居。胡晋接是清代“礼学三胡”后代。是民国时期教育家,是徽州现代教育先驱,是安徽省现代中等师范教育……[详细]
  许家朋烈士纪念碑坐落在家朋乡磡头村社屋山巅,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碑体为花岗岩块石错逢砌筑,断面长方形,通体高12米。碑之东面镌刻阳文“英雄许家朋烈士永垂不朽”,西面记载烈士事迹。碑体高耸在百平方米的台明中央。这里苍松碧翠,山柏簇拥。纪念碑建于1973年7月6日。许家朋(1932—1953),绩溪县磡头村人。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6月,奔赴抗美援朝前线。1953年7月,参加石砚洞北山反击战,担任突击任务。在遭遇敌人暗堡……[详细]
  乐安亭坐落在上庄镇旺川村东北0.5公里处,是旺川通往寺后村的必经之地,始建于明代,路亭东西通向,高5米,宽5.1米,长4.4米,占地面积25平方米。通体用花岗岩条、块石砌筑,平面呈长方形,直壁拱圈,上堆封土,东西两向均用条石门框、门楣组成门洞。门楣上设一石质匾额,镌刻内容有:西向正面是“乐安亭,大明万历元年(1573),曹永辅派子孙建”,东向反面镌刻建亭的时间及建亭人姓名。西向反面镌刻“大清乾隆二十四年四月(1759)重修”等。北壁中部……[详细]
  和阳水碓位于家朋乡和阳村村口,始建于明代,坐西朝东,占地面积95平方米。由水车、碓、石磨、磨粉仓四部分组成。利用水能转化成动能的原理,以用带之,用水车带动碓开碾碎大米、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石磨也是用来碾碎粮食作物的工具,也是用水车牵动的,磨面粉仓是用来筛面粉用的,把粗面粉和细面粉在面粉仓分离,以便把粗面粉碾成细面粉。该水碓从明代就有,村名就是由水碓而来,因而命名水碓下。水碓保存较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2011年6月,公布为第六……[详细]
  胡宗宪故居坐落在瀛洲乡龙川村中央,为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抗倭名臣胡宗宪的故居,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距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原因,故居一部分被毁。现存有主楼、东向楼房、西向平房、前向庭院和后向花园,其建筑平面布局基本保留了历史原貌。2002年,胡宗宪故居由个人投资修建,恢复了原状。故居除了修复原有单体建筑外,还根据历史资料,扩修了官厅、佛园、梅林亭、医馆、小姐楼、文昌阁等建筑,完善了胡宗宪故居。该宅为砖木结构,房子重门叠院,小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