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仪征市旅游

仪征市景点介绍

  【恢复情况】1996年,仪征市人民政府应各界要求,从满足信教群众宗教生活需求、落实党的宗教政策角度出发,决定恢复重建东岳庙。恢复建设过程中,仪征市委-部、市民宗局、真州镇政府等有关部门积极帮助组建班子、落实土地、规划建设、协调矛盾,社会各界人士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整个庙宇已初具规模,是苏北及苏中地区规模较大的道教丛林之一。 【历史由来】东岳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初年,明代永乐年间重修扩建,并受诰封,此后称东岳庙为“敕赐东岳庙”,规模……[详细]
  地藏寺位于素有“西山小扬州”之称的陈集镇镇南,始建于唐代,毁于五代十国的战乱,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明初重建,隶属于九华山管理。清末扬州高旻寺0师来果曾来此传经,塑有藏身像一尊,后将地藏寺列为高旻下院,至战乱期间被毁。1939年,本澄等佛家人士出于恢复古刹之举,自筹资金重修地藏寺,建大雄宝殿及寮房十六间,后因破“四旧”被毁。 2002年,觉熙法师在当地信教群众的支持下,移址至陈集旅游规划区孔雀山公园处重建地藏寺,规划用地30亩……[详细]
  白龙庙位于扬州市西郊森林公园内(仪征市刘集镇白羊山),始建于唐宣宗年间。相传曾有一对夫妇居于白羊山中,感天地而孕,生下一白色蛇状怪物,妇人当即被吓死,而后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白色怪物腾空而去,当地人称之为“小白龙上天”。龙父为妻立墓奠祭,小白龙为报生养之恩,每年六月都会来此祭母哭灵,此日必是风狂雨暴,当地人皆称“小白龙回家”。天长日久游出一条弯曲的河流,便是现在的“龙河”。人们为求风调雨顺,在此山上建庙一座,称其为“白龙庙”,至今香火鼎……[详细]
  座落在城河南岸,与鼓楼对峙,隔河相望,与鼓楼并称为真州“双壁”。始建于唐代景龙年间(公元709年),毁于五代十国,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历代屡建屡毁,现存为明代初年建筑。塔身外部为正八面形仿楼阁形状,外部层层有徊廊,砖木结构建筑;塔体内部为正方形,层层收宿,交错上升,总体气势十分壮观,现仅存塔身,高47.2米,仍为江苏省境内最高之塔,是历代文人来仪征观光的景区。……[详细]
  仪征博物馆于2006年元月正式建成对外开放,为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扬子公园北畔,与市图书馆毗邻而居。外观吸收了“鼎”的形式,主体三层,占地5.5亩,建筑面积5520平方米,自然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成为仪征一道亮丽的风景。 博物馆藏有自商周以来各类文物、标本5000余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本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文化概貌,藏品品种丰富,地方特色显著,尤以汉代文物为馆藏重点,显示了仪征独特的汉文化内涵。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基本陈……[详细]
  捺山位于仪征市谢集乡境内,是500多万年前新生代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附近不仅有壮观的石柱林,还有完整的火山地质结构,以及国内外罕见的木、骨化石群,是华东地区科学价值较高、景色壮观的地质遗迹。……[详细]
  龙山风景区位于青山镇的西北处,是扬州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地区。景区内景色优美,植被丰富,有桃园、梨园、葡萄园及竹海、枫林等多种植物6000多亩,形成丰富多彩的四季山景。从入口处有一条长200米的水泥路直通天然浴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天然浴场于1999年正式对外营业。2000年竣工并对外营业的龙山度假村一期工程占地20亩,已初步完成了客房、餐厅和会议室等项目的建设,二期工程将再投入160万元,进一步扩大客房的规模、增添娱乐项目、完……[详细]
  马可波罗纪念馆位于泰州路99-1号,2011年4月18日对外展出。该馆是经外交部同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国内唯一的马可·波罗纪念馆。马可·波罗纪念馆以“神奇的东方之旅”为主题,分传奇人生、旷世奇书、游历中国、为官扬州、深远影响共五个部分。《马可·波罗行纪》开启了中西方之间直接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新时代,马可·波罗乃是这一新时代开始的象征。元代的扬州是江淮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根据游记记载,马可·波罗在中国17年,其中128……[详细]
  仪征鼓楼鼓楼位于仪征市真州镇鼓楼社区国庆路与鼓楼东路,鼓楼西路交汇处。鼓楼坐北朝南,为墩台楼阁结构,台基面阔26.8米,进深20.9米,高6.1米,正中筑券门,台基上部为歇山顶的楼阁,楼面阔三间8.2米,进深5米,重檐歇山顶,该楼通高14.85米,占地面积518.86平方米,建筑面积174.67平方米。鼓楼始建于明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曾是击鼓报时的公共建筑。嘉靖三年(1524)一度改为关王祠。自始建至清光绪年间曾九次大修,19……[详细]
  仪征天宁寺塔天宁寺塔位于仪征市真州镇天宁社区工农南路近水楼台北苑以西。天宁寺塔原位于天宁寺内,今寺已不存。天宁寺塔始建于唐景龙三年(709年),南宋初年寺塔毁于兵火,明代洪武四年(1371年)重建,是一座集宗教、文风、导航多功能于一体的古建筑。塔为七层八面砖身木檐楼阁式塔,逐层渐收,内部为正四方形,塔高42.23米,塔身占地面积54平方米,底层附阶占地面积371.58平方米,建筑面积383.08平方米。清光绪三年(1877年)遭寺内炊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