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旅游

成都市景点介绍

  梁家大院位于郫县唐昌镇北街青年巷的梁家大院建于清咸丰年间,总体面积达四千余平方米,共九十七间房屋,院坝六个,天井五个,各院均不相同,是唐昌镇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价值最高的古建筑群。这个晚清时期梁姓大户人家的院子深藏在背街小巷,是一个典型的清末民初川西民居建筑。梁家大院曲径通幽,房屋装饰图案多样,雕刻精美,设计典雅、古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大院的大门是灰砖结构,大门上方能隐约看出“吉卢”两个大字。进入大院,面对大门的天……[详细]
  崇宁文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唐昌镇西正街86号,文庙占地面积约35亩,总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现存有大成殿、东西厢房和泮池。据史料载,文庙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晚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大成殿五开间22.75米,进深13.3米,通高15.48米,木抬梁结构,殿顶为重檐歇山式,上施琉璃瓦,脊上有较繁复的堆雕等装饰。崇宁文庙规模较大,建筑雄伟,是清代古建筑的精品之作。2007年,崇宁文庙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详细]
  南华宫,又名广东馆,也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前后(注:又有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一说。)的古建筑群。此处现为镇政府办公地。保护范围:南华宫现占地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从外墙起,东至5米处路边,西至5米处,南至20米处,北至10米处为界。……[详细]
  金堂沱江文化博物馆(原名金堂金丝楠木博物馆)于2012年10月建成,位于金堂县白果镇漩水湾;总投资达2亿余元,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800平方米,展厅3000平方米;2016年博物馆根据金堂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1号文件的精神及相关领导的批复,充分挖掘沱江源及流域沿线历史文化内涵,抢占沱江源及流域沿线历史文化高地,填补沱江源及流域暂无同类型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空白,从而打造金堂历史文化符号。2016年7月对原博物馆进……[详细]
  成都市五大古镇之一金堂县五凤镇关圣宫建于清康熙年间,已有约300年历史,至今建筑物及雕饰保存基本完好。据古建筑专家西南交大季富政先生介绍,这是目前成都地区乃至四川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关帝庙,很有文物价值。五凤关圣宫吸引无数专家学者和民众前往观瞻和研究的还不仅在于他的文物价值,还在于其中尚有许多未解之谜。其一谜:五凤关圣宫究竟系何人所建?关圣帝,即关羽,三国时河东解人,字云长。与刘备张飞结义,恩若兄弟。刘备起兵,命为别部司马。建安五年为曹操所……[详细]
  洄澜塔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距今已有145年。为成都市重点保护文物。塔型六方,高九层约35公尺,坐南向北。塔中空,约10㎝垂直孔自塔底可直视顶端,上八层六个面有窗户,可眺望怀远远山近水,每层均有正反呈螺旋型阶梯,可拾级而登至塔顶,下三层有壁绘,多为释道两家经典记述,现全塔保护完好,至今巍然屹立。保护范围:以占地范围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从洄澜塔中心向四方延伸50米处为界。……[详细]
  昙云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三江中学内(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建寺迄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历史。处于四川崇州三江中学中心区域的昙云寺大殿,建于清康熙年间,高檐大瓦,石壁石柱,建筑风格崇州唯一,川西少有,属“成都市重点保护文物”。昙云寺天王殿对联:安国、安民、安蜀、安天下、志在春秋;曰文、曰武、曰佛、曰圣人、明光日月。由于历史原因,现仅存前殿大雄殿及东厢房,寺内所遗两尊石件雕像,现存前殿大雄殿,除椽,檩外均为石质,用材足,石料上乘。寺内碑文分别记载……[详细]
  四川省崇州市元通镇有名的黄氏宗祠始建于清末民初,现存砖门结构二重院落约800平米,门前一楼一底临街,门前中设大门和二门,二墙中脊。正厅单艳檐硬山式屋顶;全部建筑除正厅为花脊鹤吻覆钟柱础外,其余为方堆抱鼓式柱础,硬山式屋顶。后院精致,前院宽敞,典型中式建筑与西式门柱合璧。黄氏故居多用黄莺牡丹作饰,暗切黄氏大富大贵之意,既是民国中期小镇地主生活,权势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中西建筑艺术融合的实物资料。保护范围:以建筑外墙头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详细]
  麒麟街民居(崇州市)保护范围:以建筑外墙头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民居建筑群外墙外推10米,北至供销社外墙,东至麒麟街,南与民居建筑为临,西抵西河河边。……[详细]
  陈家大院座落在崇州市元通镇永利桥头新街口,座东向西,占地1773.5平方米,现存清代建筑1471.5平方米,两进院落均为四合院布局,四周封火高墙,正院砖石结构牌坊式大门,单檐歇山顶,檐下仿斗拱,门柱阴刻对联,隶书端庄,联文为:“楼起元龙容海客,家传鸣凤卜昌期。”柱前狮座浮雕戏文。门厅半坡顶,抬梁梁架,三架椽袱,檐口吊瓜雀替,门厅面阔3间13.5米,进深1间。左右厢房各2间,穿逗梁架,4穿用4柱,檐柱出挑吊瓜雀替、镂雕。过厅面阔5间23.……[详细]
  下古寺(含上古寺)(崇州市)保护范围:以现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从外墙起,四周均至20米处为界。……[详细]
  一座古桥,串起了古镇的悠长历史。四川邛崃市平乐古镇的乐善桥,就是这样一座古桥,至今有130多年历史。在历史的进程和城镇的变迁中,乐善桥先后经过两次改建,从昔日的人行桥,顺应时代发展改建成钢筋混凝土交通桥,桥面比原来高了60厘米,原来的人行桥不复再现。今年初,平乐古镇进行了一项大工程,对乐善桥来了一次大整容,令乐善桥恢复130多年前的原貌,重新变成一座人行桥。整修后,钢筋混凝土的地面变成了石台阶,而桥两侧扶栏高1.4米,桥头的两边扶手上还……[详细]
  兴贤塔在邛崃市区东南25公里观音场内丁字口处。清道光八年(1828年)建成,功能为字库。塔坐北向南,密檐式,六方形,三层,通高16.5米。此塔为琉璃花砖砌成。花卉周身,绚丽夺目。塔刹的覆盆和相轮均是陶制。此塔制作精美,是研究古陶雕艺术的佳作。保护范围:塔基外延1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详细]
  天宫寺摩崖造像(邛崃市)位于邛崃市平落镇金华社区6组,共74龛,615尊造像,体现了唐代中、晚期的时代风格。其主要内容有释迦牟尼佛像、千手观音、化严三圣像、西方净土变等佛教故事题材。天宫寺摩崖造像其反映时代特征明显,雕刻技艺精湛,线条流畅美观,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2007年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邛崃市志》《文物》记载,“天宫寺摩崖造像,位于邛崃市平乐(落)镇金华山上,共57龛造像,刀法精炼,造型丰满……[详细]
  李家大院是邛崃目前保存最完好,建筑面积最大的清代民居,具有典型的川西民居风格。大院坐西向东,依山向谷,为单檐悬山式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4164平方米,房屋149间,最大院坝400平方米,院内雕刻精致,布局合理。现存光绪“皇恩宠锡”、“克绍箕蓑”等匾额和大量古农具、古造纸和婚嫁等用具。一年一度的李家祭祖活动,体现了浓郁的川西风情。保护范围:整个李家大院占地13000平方米和造纸遗址3000平方米为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西面以保护范围外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