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淄博市 > 淄川区旅游

淄川区景点介绍

  苍龙峡位于西河镇龙湾峪村西峡谷蜘蛛山,为淄川二十四景之一。明·嘉靖二十五年《淄川县志》载:“苍龙峡在县治东南三十里,有两山合抱,险崭万仞,中有岿群为峡才容单行,渐下渐广至二丈深,阔四五丈,两岩之间各有穴,探之莫得其底。每涨南来,木石俱下至湾亦不停污,有龙尝潜于此故名”。现蜘蛛山洞外,“苍龙峡”三字刻于石壁,洞门上方砖雕“渐入佳景”引人穿洞。与蜘蛛山东西相邻的小山为白鹤林,现尚有明、清碑刻数方,碑文中有“苍龙峡之胜地,淄邑奇观……”的赞语……[详细]
  杨寨塔坐落在淄川区杨寨村,为仿楼阁式,八面七级。塔身为纯砖结构,空心,通高约18米,内有楼梯可直通顶层。顶层为供奉佛像的地方,又可供人观赏周围景致。古塔始建年代无资料可证,在明代已视为古迹。在建筑造型及风格上与建于宋代的连云港海青寺阿育王塔极为一致,寺院中的配置与辽金时代所建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蒙庆州白塔一模一样。据此推断,该塔应有近千年历史。该塔为可供人登揽的七级八角楼阁式砖塔,通高20.76米,石砌底座,砖筑塔身,塔基高1.2……[详细]
  蒲松龄故宅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蒲松龄性颖慧,文冠一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第子员”。但自此以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的古稀之年,授例成为“岁贡生”。他一生秉性耿直,愤世疾俗,常借狐鬼故事对当时-现象进行谐谑,其文章诡诙块垒,自成一家。主要著作,除誉满中外的《聊斋志异》外,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详细]
  梦泉生态旅游风景区占地面积1万余亩,位于淄川区淄河镇幸福溜最顶端。整个景区所依托的村庄为双泉村,原名梦泉村,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村子三面环山,海拔510米,距今有300年以上的历史,现村里仍保存着康熙年间的村碑。整个景区分休闲生态区、寻古探幽区、登高探奇区、福寿文化区和民俗旅游区五大板块。休闲生态区里分布着桃园、枣园、花椒园、海棠园、杏园、梨园、柿子园、山楂园等十个观光采摘区。在这个区域内,游客可自由采摘,自由品尝,充分体会通过劳动获得……[详细]
  峨庄瀑布群风景区是一个以优美的自然山水植被为主体,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以古朴的山村民居为特色,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综合景区。景区内有远古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多姿多彩的森林生物资源,独立完整的泉瀑水景水系,悠久多元的历史文化渊源,独具特色的山地民居古宅,淳厚质朴的民俗民风民情,丰富美味的果品山珍野味,是清馨宁静凉爽的天然氧吧,良好的自然生态保护小区,是一处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难得静土,也是反朴归真北方“武陵”的世外桃源。风景……[详细]
  梓童山位于淄川的北训,张博公路梓童山站东面三公里处,梓童山鬼谷洞风景区即座落于此。占地面积1500余亩。景区内山清水秀、谷幽林茂,名胜遗迹、民间故事,俯拾皆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融会。现任-副主席、-长-亲笔题写“鬼谷仙境”4个大字,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该景区主要景点有鬼谷洞、鬼谷泉、鬼谷祠、梓童湖、蟠龙门、步云桥、巨碑、八棱碑、孝子祠、晾书台、魁星阁、玉皇宫、黉岭寺、影壁刻瓷、原始从林、野生动物园、儿童游乐园。该风景区地处205国道……[详细]
  聊斋园是淄川蒲家庄投资兴建的。是以园林为表现形式,以聊斋故事为主题的组群式的大型名园景区,它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这里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的故里,属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山东省五大旅游景区之一。蒲翁后人为适应旅游市场的发展要求,组建了淄博聊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他们以弘扬蒲文化为己任,不断加大聊斋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已形成柳泉、聊斋宫、狐仙园、石隐园、满井寺、俚曲茶座、墓园等旅游景点,使聊斋园的建设初具规模。聊斋城旅游景区……[详细]
  郑公书院位于淄川城区东北5公里处的黉山山腰,在郑康成书院旧址上重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知县王琮修缮郑康成庙碑文载:“县治之东距十余里有山曰黉山,汉儒郑康成关陕业经之后,避地于斯,以经学教士,因卜筑于山之麓。故今有晒书台,有鞭书草,炳炳在人传说,铭碣不及也。”为邑八景之一。史载:“郑公讲学于是山之巅,生徒远迩从之者千有余人。”郑康成书院金末曾毁于兵燹,元延二年、至正六年、明嘉靖五年、二十四年均曾修葺。新建的郑公书院为两进院落,……[详细]
   一说苏秦墓。位于淄川区二里乡南苏相桥庄西。墓封土高5米,占地1000平方米。1984年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淄川县志》载,苏相坟,“后人疑为苏秦墓,然无确据。”苏秦乃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殁于齐。《山东通志》载,青州城东北亦有苏相墓,未知孰是。山东淄博市……[详细]
  1957年全市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主要分布在淄川区寨里乡寨里与大张村之间的高地上,面积约22万平方米,窑址耕土层下为瓷片堆积层,厚约40~100厘米。经历年整平土地和局部发掘,先后出土大量瓷片,均为青釉。器类简单,多为生活用具,主要有碗、罐、高足盘等。碗深腹,直口,外腹下部无釉,有些碗壁上饰莲瓣纹。罐为四系,曲腹、平底、灰胎,外腹下部无釉。高足盘呈豆形,下部无釉。这些器物一般造型厚重,制作工艺原始,釉色亦不纯正,窑具多用三足支钉,具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