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定襄县旅游

定襄县景点介绍

  郭继成烈士墓,位于定襄县河边镇继成村西南约1000米处。郭继成(1919——1943),定襄县蒋村人。任定襄县基干游击队队长。1944年10月在芳兰村战役中牺牲。现墓地分布面积约130平方米,石砌,高3米。1944年,于墓前立六棱形纪念碑1通,碑阳题刻“定襄县基干游击队队长郭继成同志纪念墓”,高2米,下设六棱须弥底座。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咀天主堂,位于定襄县受禄乡黄咀村中。现存为民国二十年(1931)建。天主堂坐西朝东,仅存礼拜堂,南北19米,东西7.3米,占地面积138.7平方米。礼拜堂面宽7间,人字顶,尖拱形门窗。明间前原接钟楼,已毁。该天主堂已废弃。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李春霞德教碑,位于定襄县季庄乡西庄头村西南约100米处。1933年,李春霞108名受业门人为纪念先生功绩而立。现存碑为砂石质。碑高1.93米,宽0.85米,厚0.25米,螭首,龟座。 额雕二龙戏珠图案,碑阳额题有“中华”,碑阴题有“情殷启迪”。碑阳竖刻有“清增质生侯铨儒家训导春霞李老夫子德教碑”。两旁刻有108名受业门人名字。碑后刻有李老先生教碑序,楷书,共14行,每行39字。有其学生郭任贤撰,赵炳南书,中华民国二十二年(1933)立。……[详细]
  刘家宅院,位于定襄县河边镇河边四村中。民国二十年(1931),阎锡山姑父当地财主刘继中为解决其居住房屋而建。宅院为一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约655平方米。现存院门一座,门匾由朱应龙书“怀德”二字,正房5间,耳房3间,南房3间,东西平房各5间,砖木硬山顶结构。该院为典型晋北民间传统房屋。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胜天水库,位于定襄县河边镇青石一村东南约2500米处。20世纪60至70年代初,在毛泽东主席“全民动员,兴修水利”的方针指导下,青石一村大队革命委员会为解决村东南坡地农田灌溉缺水问题,于1975年修建。现存胜天水库坝一座,为石泥石砌结构。长45米,宽10米,高5米,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石券排水口东部楷书刻有“胜天库”三字,排水口西部行书刻有“胜天库及工程简介”,排水口西部两侧刻“学理论抓路线二十年代建工程,集众志发誓言栏洪闸沟定乾坤……[详细]
  实生活小学校旧址,位于定襄县河边镇河边四村中。1936年,阎锡山倡导“边生活,边学习”,在河边村设立实生活小学校。校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7198平方米。现存房屋150余间,硬山顶砖木结构。原为定襄县河边高级职业中学,现已移交河边民俗博物馆。2003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王伯唐烈士墓,位于定襄县晋昌镇王进村西约300米处。王伯唐(1901--1935),名继尧,定襄县王进村人。历任中共北方局直属支部书记、中共山西特委书记等职。1935年7月牺牲,同年于村西建墓,面积约70平方米。1966年4月,立纪念碑,高1.6米,正面题刻“烈士王伯唐之墓”。1994年村委会对其封土堆用砖混进行了修缮,直径约3米,高约2米。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河边民俗博物馆位于定襄县河边镇阎锡山旧居内,1989年6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阎锡山旧居是我国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旧中国最大的官僚私邸之一,始建于1913年,1937年抗战爆发前停工。总面积约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现存都督府、得一楼、上将军府、穿心院、东花园、西花园、慈幼院等27座院落,700多间房屋。整体建筑庞大恢宏,错落有致,有民间四合庭院,有典雅亭台楼阁,有古朴砖石窑洞,还有新奇仿欧建筑,融民间与官方、中国与西洋建……[详细]
  阳曲县故城,位于定襄县晋昌镇城内村四周。城墙全长12.44公里,现南墙、西墙、北墙部分残存,残高1~6米,总长约1000多米,底部宽约40米,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墙体夯筑,夯层厚0.09~0.12米。遗址所在地周围为较平整县。198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详细]
  七岩山景区位于定襄县城东南7.5公里至12.5公里处,呈东北向西南方向依次分布有七岩山寺庙群、留晖洪福寺、居士山、西沟、夏家寨、吕布池等六大景点,其中七岩山寺庙群为忻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留晖洪福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岩山寺庙群距县城9公里处的七岩山。这里两山兀立,一水中流,庙宇棋布,景色清幽,自古为忻代二州五县的名胜。据现存史料碑刻记载,这里的寺庙建筑最早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1700年以来,吸引了曹操“假子”秦郎、晋武帝岳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