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旅游

宁德市景点介绍

  石壁岭古官道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石壁岭,年代为宋至民国。简介:宁德古时通往西乡及古田、屏南乃至闽北的交通要道,其开辟时间不晚于南宋,以其山体如石壁般笔直陡峭而得名。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邑人王天行采用火烧水攻之法,“遂成通途”。现存古道起于金涵乡高乾村西,经石后乡岭尾村,越石壁岭,过岭店村,终抵石后乡大岭村,全长2.5公里。由石磴层层累砌而成,宽约1米,垂直落差达500余米。古道沿线遗留着众多的人文景观,现尚存摩崖石刻“山高水长……[详细]
  梅鹤古建筑群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梅鹤村,年代为宋至民国。简介:包括三座桥(九跳桥、沉字桥、柳墘桥),一个门(石阙门),三处宫庙(车山宫、东岳宫、林公宫),一处明代民居(十年厅),五处清代民居(方厝里、林居琫厝、林居清厝、林杜行厝、林赞帮厝),一处民国建筑(后为知青点)等14处建筑。九跳桥始建于宋,为三孔伸臂石梁桥,全长25米,宽2.4米。沉字桥又称花桥,始建于宋崇宁五年(1106),清乾隆四十年(1775)及民国二十五年(1936)等……[详细]
  白鹤岭古官道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蕉北街道继光社区、蕉南街道中南社区、城南镇岭头村、湾亭村,年代为宋至民国。简介:由时任宁德县主簿的丁大全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主持修建,历代多次维修。古官道起于宁德旧县西门,通往罗源,全长10公里,宽1.5~2.5米,蕉城境内现存相互连续的四段,均由石磴层层累砌而成。古官道沿途人文景观丰富,尚存摩崖石刻、碑刻十九处,古桥二座,古亭遗址四处,以及鹤岭寨、岭头隘门烽火台、界首关、界首烽火台等遗迹。保……[详细]
  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位于周宁县李墩镇芹溪村,浦源镇围城底村、官司村、里源村、上洋村,年代为宋至明。简介:开采于宋元祐年间(1087-1094),分布范围达40多平方公里,涉及到两个乡镇5个古村落。银场遗存的矿硐多达220多口,已发现冶炼遗址及矿工的-区遗迹40多处、摩崖石刻2处、隆庆五年“奉抚案两院禁示”碑一通,另外有大量用于碎石的石制磨盘和冶炼废渣。该银场遗址是研究古代矿业开采技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保护范围:分布于圣银楼……[详细]
  中共闽东特委含溪旧址年代:1935年座落地点:寿宁县南阳镇含溪村简介:包括含溪闽东特委旧址、瓦窑坪红军标语、瓦窑坪红军洞等。中央红军长征后,闽东苏区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局势十分严峻。1935年5月,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委员叶飞在含溪召开紧急会议,重新建立中共闽东特委,下辖霞鼎等4个中心县委和14个县委,领导闽东地区坚持了三年游击斗争。含溪闽东特委旧址:以纪念碑为中心,四周向外延伸50米。保护范围:红军标语:瓦窑坪村2号、3号厝四周各向外延伸……[详细]
  三都近代建筑群年代:清~民国座落地点: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松山村、港口村简介:三都澳自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设立福海关以来,先后有13个国家21家公司在此开办洋行,意大利设领事馆于此,一时商贾云集。现存有福海关税务司旧址、罗厝里修女院、三都天主教堂和三都修士院。保护范围:各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三都近代建筑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竹江汐路桥年代:清~现代座落地点:霞浦县沙江镇竹江村、小马村简介:又名达路桥,系连接陆地与竹江岛的石桥。桥为东西走向,因路和桥建在滩涂上,涨潮没于海水中,退潮时才能行走,故称汐路桥。清乾隆年间由乡绅郑绣轩倡建,至嘉庆十六年(1811)郑启昂耗巨资建三年而成,后被潮水冲垮,其子郑琼森又进行三次大修才得畅通。由于地处海涂泥泞中,建路时,路基用松树打桩、铺垫杂木草皮,然后铺上条石横竖三层砌成。全长3651米,最宽1.8米,途经六座桥,最高2.……[详细]
  屏南城隍庙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双溪镇双溪村简介:清雍正十三年(1735)始建,乾隆、嘉靖、道光等历年重修扩建。中轴线建筑由仪门、戏台、拜亭、大殿、后殿等组成,总占地面积1201.08平方米。戏台与拜亭为歇山顶,立四柱,上覆藻井与平板天花;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七柱,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悬山顶。保护范围:东南20米,西南15米,西北至村道,东北至村道。2009年,屏南城隍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梨洋甘国宝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简介:明崇祯八年(1635)始建,坐北向南,由门亭、大厅、观鱼池及花园组成,四面筑以夯土墙,占地面积373平方米。主厅两层,穿斗式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甘国宝(1709~1775)出生于此,任台湾总兵期间,促进汉族和高山族同胞和睦相处,维护祖国统一。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小梨洋甘国宝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九峰寺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熙岭乡三峰村简介:又称九峰禅林,明景泰元年(1450)始建,清嘉庆二年(1797)重建,后多次重修扩建。由门亭、前殿、魁星楼、大殿、后殿、观音阁等组成,建筑面积1087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中部上覆藻井天花。保护范围:寺庙四周向外延伸50米。2009年,九峰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