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 > 酉阳县旅游

酉阳县景点介绍

  阿蓬江大峡谷,国家AAA级景区(目前正创4A),市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发源地。有“深山玉带,苗家符号”之称。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阿蓬江成为我国唯一一条由东向西的江 流。自古就有阿蓬江“倒流三千八百里”的说法,因此备显神秘。拥有神龟峡、天门峡、神女峡等三大峡谷的阿蓬江大峡谷,享有“峡谷柔情·诗画仙境”的美誉。 景区位于酉阳县城西北部50余公里的阿蓬江畔,幅员面积31平方公……[详细]
  一品丹霞景区位于酉阳小河镇,总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内山峰连绵、河谷幽深,构成了依山傍水的田园风光。奇特的丹霞地貌,以其褐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与绿色森林、飞瀑、流泉相映成趣,具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沿河而进,“赤壁丹崖”绵延十里,叹为观止;两岸翠竹连绵、茂林修竹,形成了奇特的“万马归槽”、“和尚岩”、“轿子顶”等独特的丹霞地貌景观。整个景区青山叠翠、小桥流水、民居错落、民风独特,仿佛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详细]
  位于酉阳龙潭镇,长10余公里。峡谷里曲径通幽、溪水潺潺,最宽处8至10米,最窄处仅有2至3米,峡谷垂直落差达1000米以上。峡谷融“万亩杜鹃、千山红叶、百年古寨、八百奇峰、十里悠峡”于一体,以雄、奇、险、秀、峻、幽著称,景观十分独特,成为探险、体验、徒步以及峡谷旅游的新亮点。……[详细]
  酉水河位于酉阳县东部,发源于湖北省宣恩县,由酉阳大溪、酉酬、后溪三镇经重庆市秀山县辗转注入沅江,后流入洞庭湖。酉阳境内全长81公里,平均宽度约12.5米。沿岸都是土家人的聚居地,是土家族的摇篮。如诗如画的酉水河有“渝东南小桂林”的美称,笔架山林银子滩,三吾山下流清江,高碑夕照醉渔父,玉带深山尽喜狂。河岸春花灿烂,夏绿滴翠,秋枫绯霞,冬雪晶莹,伴以山雀噪动,鸣蝉鼓风,煞是宜人。一排排古朴苍劲的枫杨,一列列磷次栉比的吊脚楼,一曲曲悠扬撩人的……[详细]
  南腰界位于酉阳县南部,与贵州省沿河县、松桃县、印江县、重庆市秀山县接壤。这里群山清秀,清幽寂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贺龙同志创建的川黔湘鄂革0据地,曾播撒过中国革命火热的种子,留下过红军生活和战斗的足迹,浸透过先烈们流下的热血,是一片红色的土地。1934年6月10日,贺龙把红三军司令部设立在南腰场上的余家桶子大院里,10月27日,任弼时、肖克、-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转战到达川黔边区,与红三军共8000余人胜利会师。从此,红二、六军……[详细]
  乌江百里画廊是重庆市市级风景名胜区,位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陲,重庆酉阳段为重庆市与贵州省的界河,是一处集自然山水、历史古镇、民俗风情于一体的高品位的风景名胜区。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流经重庆市酉阳县万木乡、龚滩镇,至涪陵汇入长江,全长1070公里。乌江百里画廊包括乌江干流酉阳县龚滩古镇至万木乡之间河段,以及自东向西倒流的乌江支流阿蓬江酉阳段,占地面积240平方公里。含乌江百里画廊峡谷景区、龚滩古镇景区、阿蓬江漂流景区、清泉廊桥景区……[详细]
  大酉洞系一石灰岩溶洞。洞高三、四十米,阔二三十米,长百余米,有溪水淙淙,秋冬不竭,沿洞右侧流出,注入酉阳河。溯溪入洞,两岸墙立,半里许,豁然开朗,别有一天地。其中田十余亩,四周环山,皆峭壁,仿佛与世隔绝。因此,清《酉阳州志》称此洞“与陶渊明桃花源者,毫厘不爽”。清《四川通志》也说:“酉阳汉属武陵郡之迁陵地,渔郎所问之津,安知不在于此?惟晋永嘉之后,地没蛮僚; 自宋及明,又世为土司地,名儒硕彦,游迹罕至,故文献无征,不能正名为桃源耳。”大……[详细]
  “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重庆酉阳县南端的南腰界乡余家桶子,一九三四年,贺龙领导的红三军曾在此建立了黔东特区,同年十月,萧克、王震、任弼时率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会师于此。南腰界曾是红军的军事指挥中心。红三军司令部所在的余家桶子,系清末秀才余兰城的住宅,有明五暗七共十二间房,为木石结构的吊脚楼建筑,占地450平方米。院内石板平整,厢房吊楼南北相对,两侧为青砖风火墙。红三军进驻余宅后,在房屋四周用条石、火砖砌成高2.8米……[详细]
  时代:清类型:古遗址地区: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批次:第五批赵世炎同志的故居属于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距县城36公里。该建筑建于1902年,座北向南,复四合院布局,共有瓦房32间,占地面积1605平方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朝门向东,门上悬邓小平手书“赵世炎同志故居”鎏金匾;正房:木结构穿逗式梁架,7穿用7柱,硬山式屋顶,铺小青瓦,用封火筒子;面阔5间21.41米,进深6间12.02米,通高7.8米,檐高4.4米。东2……[详细]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位于渝东南武陵山区腹地,面积1.5平方公里,是3.5万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的聚居地。古镇重建于清雍正13年(1735年),因伏龙山下两个状如龙眼的汆水洞常积水成潭,故名龙潭。古镇顺湄舒河而建,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现存3公里的石板街被磨蹭得光可鉴人、青幽如玉,古老的海生物化石时隐时现。50多座土家吊脚楼翘角飞檐,形态美观。街上店铺林立,巷道相互连通。封火墙壁垒森严,气势恢弘。四合院古朴幽静,颇具特色。为“县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