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红色旅游景点

彭楚藩烈士墓
  彭楚藩烈士墓位于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办事处西山灵泉寺后。彭楚藩(1884-1911),湖北鄂城人,近代民主革命者,辛亥革命首义“三烈士”之一。曾参加日知会、共进会、文学社等革命团体。1911年9月被推为湖北革命军总指挥部军事筹备员之一。1911年10月9日晚,与蒋翊武等商量起义时被捕,翌日牺牲。1934年迁葬于此。封土底径6.3米,高1.6米。墓前立碑及石柱架,墓后挡土墙嵌纪念碑。(第一批)……[详细]
红色烈士公墓
  红色战士公墓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在武汉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至1929年春,被屠杀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革命群众近千人。烈士牺牲后,遗体有的由家属、亲友认领安葬,有的无人认领,被弃于刑场。目睹烈士们曝尸刑场、无人收殓的惨烈情景,共产党员陈春和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带领几位工人划船过江,趁夜潜入汉口济生善堂广坪、余记里空坪和武昌文昌门外等地的刑场,冒险四处收拢被害烈士遗骨,用小船运至汉阳,秘密安葬于龟山西南麓补乾亭右侧山坳内,同时埋大石块以做标记,并记下烈士英名。之后,陈春和等人亦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名单遗失,后人仅知陈春和在龟山补乾亭附近安葬了数百位烈士的遗骨,其中有优秀共产党员向警予、马骏三、赵世当、陈其科、何羽道等,这些死难烈士被称为红……[详细]
183、红军堤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堤
  红军堤位于潜江市周矶街道办事处工家村。1931年6月,田关河溃口,贺龙率红九师两个团,组织4县2万多民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修筑起长19公里的大堤,堵住了洪水。群众取名为“红军堤”。1949年后,潜江县人民政府为红军堤立碑,上刻贺龙题词。现存红军堤高6.5-7.5米,顶宽4.5-8米,堤脚宽45-50米,至今仍起着防洪作用。它是红军与当地人民血肉与共的见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第五批)……[详细]
张波臣烈士纪念碑
  张波臣,1905年生,松滋市薛家洞人,1927年5月加入中国0,12日主持建立松滋县第一个0支部,1928年2、3月,任0松滋县特支委员,0松滋县委委员,共青团松滋县特支书记,共青团松滋县委书记,6月任松滋县红色自卫队总指挥,参与领导九岭岗起义,1930年春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团长,九月在沙市战斗中牺牲,特立此碑,以资纪念。电影《洪湖赤卫队》副官原型即为张波臣。……[详细]
德明饭店
  德明饭店位于江岸区胜利街245号,结构:砖木;层数:3层;建成时间:1919年。此建筑由法商所建,是一座典型的法国式建筑,屋顶构尤为别致,采用覆斗形式形铁皮瓦屋面,坡度很大,仿佛一反扑着的斗一样,铁皮瓦面上贴沥青油毡,涂以黑色。层面上的圆形老虎窗和立面上的壁柱处理,很有风味和特色。另外还采用了落地长窗直通花园,大门采用圆形旋转门,显得豪华高雅,与外部环境协调。德明饭店是一幢华丽浪漫的法式建筑,蒋介石、程潜、白崇禧、唐生智、史沫莱特、周恩来、董必武当年都曾出入其间。建筑外观与室内布局的典雅,使它现如今依然属于武汉高档饭店。上世纪初的1900年,京汉铁路修建,作为铁路终点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也同时兴建。法国商人圣保罗看中了与车站毗邻的这一地段,在法租界建了这座饭店,店名由法文“TERMINUS(终……[详细]
沙岗红军街
  沙岗镇红军街位于荆州市江陵县沙岗镇红军街。沙岗镇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发祥地。1928年1月23日,共产党员陈香波、彭之玉等在鄂西特委和中共江陵县委的领导下,发动了沙岗年关暴-动-。暴-动-成功后,地处边远的沙岗湖区成为红色区域。1929年3月6日,鄂西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在沙岗九甲湾召开,到会代表100多人,分别来自宜昌、江陵、公安、监利、荆门、远安、长阳等地。会议传达了中共六大精神和中央指示,讨论制定了六项决议,健全了特委领导机构。这次会议从政治上和组织上为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1928年至1932年间,鄂西特别委员会、鄂西苏维埃政府、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鄂西江陵县苏维埃城府、鄂西少共总部等领导机关驻集于此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早期旧址群位于江……[详细]
徐海东故居
  徐海东故居位于大悟县新城镇江冲村徐家窑,房子为砖木结构,三间两进,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海东(1900—1970),原名徐原清,湖北黄陂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28、25军军长,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故居为四合院式布局,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砖木结构。徐海东故居是其早年生活、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第五批)……[详细]
鄂北手纺织训练所旧址
  鄂北手纺织训练所旧址位于谷城县茨河镇下街。1939年5月设立,共举办三期,培训学员200多人,发展党员40多人,提供军需棉纱100万斤。1941年因国民党逮捕党员职工而撤销。旧址始建于民国初年,原为康家当铺,现存门楼、后屋和-墙等。鄂北手纺织训练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继汤池培训之后又一所重要的干部培训学校,有“鄂北的抗大”之称。(第五批)……[详细]
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旧址位于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1931年,第一届均县、官山区、吕家河乡三级苏维埃政府设于此。旧址外墙保留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大跃进时期的标语。旧址原为泰山庙,建于清道光年间,四合院布局,两进三开间,占地面积130平方米,砖木结构。该旧址对研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湖北省三级革命政权发展史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五批)……[详细]
中共麻城县委旧址
  中共麻城县委旧址位于麻城市陵园路麻城圣庙。1927年,中共麻城县委设于此。“八·七”会议后,以麻城、黄安两县县委为基础,组建成黄麻特委。1927年11月,黄麻特委成功地领导了黄麻起义,创建了鄂豫边第一个革命政权。旧址原为麻城圣庙,始建于宋,现存正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歇山青瓦顶,砖木结构。该旧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遗存。(第五批)……[详细]
庚子革命烈士墓
  庚子革命烈士墓在武昌洪山东部北麓山坡上,进省军区八一路北门即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为反对慈禧-,以求改良中国政治,自立军准备在汉口起事。事泄,首领唐才常、傅慈祥、林圭等遭清廷杀害,唐才常等7位烈士被草葬于洪山北麓。1912年4月孙中山来鄂,为了表彰自立军的历史功绩,安抚烈士遗孤,将唐才常等21位自立军烈士合葬于此,立“铁血精神庚子革命烈士之墓”石碑,并建陵园。庚子烈士墓座南朝北,依山而筑,由牌坊、墓道、墓冢组成。其牌坊位于武昌八一路路北的中科院武汉分院宿舍区内,距墓冢百余米。牌坊四柱三门,宽约11米。四柱边围各为0.8米,上有莲花浮雕,高约10米。中门上方弧形石匾阳刻“庚子革命先烈墓道”八个大字。1956年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唐才常等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是戊戌变法后在长江流域……[详细]
胡家台抗战遗址
  1942年,在西流河镇苟美湖村,我新四军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拼杀,消灭200余名日寇,近百名新四军勇士为国捐躯,这就是著名的“胡家台战斗”。两百余名日寇魂断胡家台,近百名抗日勇士长眠英雄地。为缅怀英烈,不忘国耻,胡家台战斗遗址纪念建筑群于去年8月开始建设。目前遗址已建成烈士墓园、资料陈列室、纪念碑、纪念馆及广场,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基地.……[详细]
鄂豫皖省委旧址
  [红安县檀树岗乡长冲村·1932年·省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11月,0鄂豫皖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留在鄂豫皖苏区的部分0鄂豫皖省委委员重组0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机关驻此。旧址二进,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硬山顶,砖木结构。……[详细]
红二十八军抗日干部训练班旧址
  [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秦氏祠·1937·省文物保护单位]1937年10月,红二十八军在此举办两期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培训红军和地方干部300余人。同年底,0湖北省委举办的青年训练班迁此,至1938年3月结束,青年训练班共举办三期,培训学员400余人。旧址三进五开间,四合院式,占地面积678.6平方米,硬山布瓦顶,砖木结构。……[详细]
牛长岭抗日战士纪念碑
  1943年5月,原-第51师步兵151团在团长王昌奎的率领下,在街河市牛长岭地带,与日军某部第19、13两纵队激战了昼夜,共歼敌500余人,-阵亡114人。当地民众眼含热泪掩埋了100多位将士,后连年高培坟堆,久之称为“白骨塔”。为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缅怀英烈,教育后人,于1998年修建纪念墓,修建“牛长岭抗日战士纪念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