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旅游

昆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城西,有近华浦和大观楼、楼外楼、花圃和柏园等游览区。园内花木繁茂,假山、亭阁、小桥、流水,景色极为优美。大观公园有大观楼长联闻名于世。与西山森林公园隔水向望。民国初年,大观楼辟为公园,唐继尧曾拨款修葺,并立其铜像于场地正中央。1940年,又在楼前池中竖三个白石墩,仿西湖“三潭印月”之景。大观公园根据其地势,约可分成三片:近华浦、大观楼片,楼外楼、鲁园片,庾园、花圃及柏园片。大观公园因悬挂着清代名士孙髯翁撰写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的大观楼而得名。这副长联,思想内容深刻,艺术形……[详细]
  云南陆军讲武堂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直到今天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详细]
  西南联合大学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联合组建而成的。三校一开始是迁至湖南合组为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937年11月17日开始上课。这个日子后来被定为联大校庆。随着日寇的进逼,长沙危急,三校又迁往云南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老城北门街。旧址内有闻一多篆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冯友兰撰碑文,详载日本帝国主义自清光绪年甲午(1894年)以来,特别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大举入侵,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迫于形势南迁至昆明,联合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详细]
  真庆观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区白塔路与拓东路交叉路口。明永乐初年,道教长春派创始人,谪滇“高道”--刘渊然,即居此观阐道。刘渊然(1351年~1432年),江西赣县人,道号体元子,道行高深,明洪武间朱元璋召至师宗,赐号高道。永乐初年任道录司右、左“正一”管道教事。嗣因得罪权贵被谪至昆明。在龙泉观阐教。其门徒“殆百余人”。门徒中蒋日和、邵以正是名闻全国的“高道”。其中,邵以正是昆明人,号止止道人,又号承康子,天顺元年(1457年)明英宗赐号“通妙真人”。正统十年(1445年)整理校定5305卷的……[详细]
  马哈只墓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昆阳镇月山郑和公园内,居坡面西,背依滇池。据《故马公墓志铭》载,墓主马哈只,云南昆阳人,生于元至正四年(1344年),卒于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享年三十九岁。马哈只生前曾朝拜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娶温氏为妻并生有二男四女,其中次子即为郑和。永乐九年(1411年),郑和在第四次出使西洋前不久回乡祭扫。这段经过,刻记在《故马公墓志铭》碑阴右上角“马氏第二子太监郑和,奉命于永乐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到于0坟茔祭扫追荐,至十二月吉日回还。记耳。”但字迹漫漶,大都不可辨认。……[详细]
  曹溪寺位于安宁温泉西侧1千米,地处龙山东麓。寺南有珍珠泉,北接“三潮圣水”,坐西向东,俯瞰螳螂川,与“天下第一汤”遥遥相望。曹溪寺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寺内建筑现存大雄宝殿、后殿、钟鼓楼等。曹溪寺乃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古寺,这是上世纪40年代初,建筑学家梁思成游寺的观感。该寺大殿正面“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中坐,观音、大势至两菩萨左右胁侍),壁后“华严三圣”(释迦中坐,文殊、普贤胁侍)木雕像,1956年经全国佛协副会长周叔伽鉴定,乃宋代遗物。据此可以认定,寺始建于宋代大理国时期。曹溪寺早期情况,文献中……[详细]
  赛典赤·赡思丁墓有二处:一处是位于昆明北郊松华坝马耳山马家庵村的真身家;一处是位于昆明城东民航路五里多小学内的纪念家。真身家呈长方形,面南背北,下部砌石,上部封土,高1·8米,长2·6米,宽1·4米。墓有前方为其子纳速刺丁墓,墓形相同。清咸丰以前,墓下有石垒台基,四周有护栏,并建有清真寺、八角亭,植有巨柏,还有二三十家回民种田守墓。自成同年间(公元1856-1873年)回民起义后,守墓回民被杀,寺、亭、墓也遭毁坏。1987年,赡思丁父子墓得以修复,重立墓碑。为供人们凭吊,清康熙二十八年至三十三年……[详细]
  筇竹寺位于玉案山,是一座始建于大理国时期历史久远的佛教寺院,因有“筇竹传奇,犀牛表异”的神话传说故名。元初高僧雄辩法师在此讲经,开昆明地区汉传大乘佛教讲宗传播先河。元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为保护寺院财产颁敕圣旨,筇竹寺声誉渐高。寺院坐西朝东,沿中轴线主体建筑四进三院,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依山布局。山门为两面坡悬山顶,面阔三间11.5米,进深二间7.2米,内塑密执金刚两尊。山门左前方有钟楼一座,占地22平方米。进入山门为矩形小院,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孔雀杉二株,其围需三人合抱。天王殿亦两……[详细]
  安宁文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安宁连然镇。安宁文庙大成殿为元代木结构建筑,始建于公元1337年,虽经多次重修,留下了许多清代的建筑模式,但主体构筑依然是原装的。2002-2003年重修,修复一新的文庙宏伟壮观,院中的参天古木遮天蔽日,一株有三百多年树龄的金桂花树芳香四溢。在这远离孔子故乡千里之遥的边远小镇,孔圣人再次得到了人们的无尚崇敬。刚刚塑好的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塑像栩栩如生。为孔子及弟子塑像在云南省极为罕见。修复后的文庙古建筑群总建筑面积1566平方米,包括:大山门、青云楼、大成门、大成殿、棂星门等……[详细]
  在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有一片缓坡,松柏森森,绿树丛中,长眠着人民音乐家聂耳。聂耳墓呈琴状,主体为琴盘,墓穴琴颈,道上七个花台,呈琴品状,象征着七个音阶;道上的24级石阶,示意着他仅活了24岁。琴盘顶部,七块晶莹的墨石上,分两行横书“人民音乐家聂耳墓”。墓地设计新颖,构思精巧,既富于特点,又显得庄严大方;聂耳原葬在高至华亭寺之间公路西侧上方,墓系青石镶砌,简单朴素,有徐嘉瑞撰写的碑文。1954年,人民政府进行培修时,由郭沫若重撰碑文。1980年,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重建新墓,同年5月13日,迁……[详细]
  昆明人民抗战胜利堂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护国街道办事处景星社区云瑞西路49号。胜利堂建在原云贵总督府的旧址上,1944年动工兴建,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并由卢汉撰写了“抗战胜利堂碑记”。195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改“抗战胜利堂”为“人民胜利堂”。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人民胜利堂”更名为“抗战胜利纪念堂”。胜利堂1945年筹建之际,正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日子。当时云南作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在全面抗战的八年中,修筑了滇缅公路、中印(史迪威……[详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晋宁县上蒜乡石寨村,5公里处滇池之滨,面积约5000平方米。1955年至1996年先后五次考古发掘,清理战国至西汉滇国王族墓50座,出土器物5000余件。以青铜器为主,有生活用具、生产用具、兵器、各式贮贝器、铜鼓等,题材广泛,猎涉当时的社会风貌。 距今2000多年前的公元前5世纪中叶至公元1世纪初,滇池沿岸曾经有过一个被称为滇的古代王国。长期以来,由于缺少文献记载,滇国的情况十分模糊。1956年,考古学家在滇池东岸晋宁一个叫石寨山的小山岗上,揭开了云南考古史上……[详细]
  云南大学会泽院位于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占地面积2484.05平方米,建筑面积3953.49平方米。文物构成由会泽院、《会泽唐公创办东陆大学记》铜碑、九十五级台阶及西式喷水池组成。《会泽唐公创办东陆大学记》铜碑立于会泽院主楼大厅内墙上;九十五级台阶位于会泽院主楼大门外南向,上下共有95级青石台阶;九十五级台阶中段第二平台有西式喷水池一座。史料记载,1923年4月20日,云南大学前身私立东陆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暨会泽院奠基仪式,1924年12月18日会泽院建成,并在会泽院外南侧的九十五级台阶两侧新增红色弧……[详细]
  东寺塔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书林街南段。原在常乐寺内,常乐寺称东寺,故名东寺塔,常乐寺早毁。西寺塔位于东寺街南段原慧光寺内,慧光寺称西寺,故名西寺塔,慧光寺已毁,仅存寺塔。常乐寺为四方形十三层密檐式空心砖塔,高40.57米,底层南面辟门,从第二层起檐上四面均开有券洞,每洞内置石雕佛像1尊。塔的顶宝上立有4只铜铸金翅鸟,故又称金鸡塔。与西寺塔东西遥相对峙。慧光塔现塔通高35.54米,塔形与大理崇圣寺塔主塔相似,为四方形、十三层密檐式空心砖塔。砖上有汉文、梵文经咒和窑户印模。虽经历代较大修葺,仍不失原有形……[详细]
  川字闸原名屡丰间,,又名白鹤梁。建于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是一座以闸为主桥闸结合的多孔石拱桥。闸分为三,分跨于被大小中滩分隔形成的海口河三股河道之上,故通称川字闸。海口河是滇池唯一出水河道,有滇池袁钥之称。为了排水通畅,自元代平章政事赡思丁,赛典未委派巡行劝农使张立道负责疏浚海口河开始,每隔数十年,官府就要征调劳力,大规模疏浚海口河。川字闸(屡丰闸)建成以前,每当大规模疏浚,人们均先筑坝断流,待施工完毕后再挖坝泄水。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疏浚海口河后,河床降低,河中的两个石滩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