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旅游

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石龙中山纪念堂位于石龙镇中山公园内,GPS坐标:北纬23°0646.3,东经113°5107.4,海拔高程5米。纪念堂坐北向南,为二层砖木石结构,后改钢铁金字架。长42.2米,宽26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纪念堂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1934年由石龙乡民集资兴建,1937年落成。1925年2月,为讨伐盘踞在东江地区的军阀陈炯明,广东革命政府组织了第一次东征,因石龙水陆交通发达,商贸繁荣,靠近广州,孙中山带领东征军进驻石龙并把大本营设于石龙,多次来到石龙指挥作战。在第一次东征中,东征军击溃了陈……[详细]
  冠山书院,在现在的汕头市澄海区境内,在这里有一副有名的对联:“礼门辟冠山,亦步亦趋追鹿洞;道岸登澄水,为高为美溯杏坛。”联中的冠山二字,指的就是冠山书院。从历史来看,冠山书院可谓是澄海文化的发祥地。宋庆历年间(1041—1048),潮州前八贤之一、宋太子中舍、易学大师卢侗“见冠山山明水秀”,环境幽雅,遂于此结庐读书,后定居于冠山。卢侗在书院教授邑中子弟,为澄海乃至潮汕的文化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冠山遂成澄海的政治文化中心。神山是先哲在澄海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见证,是澄海人好学求知的象征。新中国成……[详细]
  文峰塔位于广东省英德市区北江东岸大站镇江南村,1985年被列为“英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距今已390余年,曾两次遭受雷击,北面一行狗牙式砖被击落,但塔身保存尚好。该塔为出檐平座空心砖塔,座南向北,八角九层,高48.5米,每层均有8个船蓬式券门,东南西北四门均通塔心,其余四个门为外壁龛,有塔刹。首层高5.48米,外围周长34.4米,塔身厚3.4米,建筑面积约220平方米,以上逐层楼列递减。平座上窄下宽,用6层狗牙式砖叠涩出檐,后用同样方法还原,加砌7层平砖,再用了层狗牙式砖叠涩上平座,每角隐……[详细]
  南磜观察第位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南磜镇南磜村。由黄氏十五世祖琼石公(号作楫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至清雍正年间建成,历时30余年,故当地又俗称“晚成堂”。2002年黄氏后裔集资重修。坐西南向东北。由泮池、外大门、照墙、禾坪、堂屋、花胎、围龙、横屋等组成,为三堂五横前后围龙布局,通一进五间,总面阔79.6米,总进深89.5米,共计房屋173间,占地面积约712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约4792平方米。悬山顶、灰瓦面、三合土夯墙。正立面呈凹肚形,麻石条大门框。下堂方形石基支撑构筑木质屏风。下堂与中堂之间……[详细]
  飞霞洞在飞来峡中部北岸,建于民国元年,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场所。殿宇楼台,傍山叠建,规模壮观。最惹人注目的,是中央的“三教殿”、“弥勒佛殿”和“无极宫”。还有“礼耕书屋”、“乐善山房”、“轩辕黄帝祠”等亭楼舍塔胜景。“松峰亭”是鸟瞰飞霞全景的好地方,更是观看日出的佳境。霞洞四面环山,以建筑雄伟闻名,只见殿宇顺着山势逐级叠建而上,高达七级,颇有布达拉宫的震撼气势和凌空欲飞的逼人幻觉。每当山雨过后,一阵阵紫霞之气从山坳腾升到殿宇上空,飘飘缈缈,故谓飞霞。寺中供奉的神像形态生动、价值珍贵。它是全国为……[详细]
  茶塘村位于炭步镇西南禅炭公路西侧,村民多姓汤,汤姓于宋代从南海迁至此,立村约700年,汤字水旁,茶亦为水,塘能容之,故名“茶塘”。村中古建筑占地6.7万多平方米,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约120座,其中庙宇、祠堂、书院、书室共有20多座,其余为民宅和小量的厅堂,现民宅大多有人居住。建筑坐东朝西,布局规整,村面建筑排列整齐,规模宏大,保存较好。村面建筑以庙宇、宗祠及书舍为主,形貌精良,大多建于清代,多为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人字山墙或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或灰塑龙船形脊,碌灰筒瓦。石雕、砖雕、木雕及……[详细]
  刘永福沙河故居———刘氏家庙,位于广州市沙河大州地2号(现为广州大道北2号),刘氏家庙是民族英雄刘永福在广州做官时的住所。刘氏家庙建于1900年,为青砖石脚、两进三间南方祖祠式建筑,左右有衬祠,与主体建筑连成一体。通进深约38米,通宽约36.7米。头门面阔三间,宽15米;进深三间;博古脊上有凤凰牡丹灰雕;硬山顶,碌灰筒瓦;挡檐板有精致木雕花卉。墀头有4重花卉砖雕,下有蝙蝠兽面。头门花岗岩石额上镌刻阳文“刘氏家庙”4个楷书大字,无上下款。门口三级花岗岩石台阶,两边有包台,台基正面有百合花石雕。包台……[详细]
  明—民国 阳春 崆峒岩摩崖石刻 位于阳春市城西崆峒岩洞内。原有石刻近百题,因年久风化剥落和人为的损害,现保存较完好的44题。从明代至民国时期,其中摩崖石刻37题,碑刻7通。阳春崆峒岩,又名“第四崆峒山”,因“黄帝问道于崆峒”而得名。它与河南汝州,陕西临洮、岭东定安的崆峒诸山并列。洞内石钟乳奇特,岩洞宽广,历代文人骚客纷踏而至,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亲临探胜。崆峒岩摩崖石刻,分布于各景点,有题字、题句、题诗、题铭,内容有描情写景、状物记人,字体有篆、隶、楷、行、草等。最早的是“崆峒岩”三字及其联语:……[详细]
  唐—民国 英德 南山摩崖石刻位于英德县英城镇南郊一公里的南山。南山由大小十八个山峰组成。南朝梁中大通五年(533年)在山脚建有“万寿寺”,寄寓寿比南山之吉祥而得名。唐宋时期南山建有亭台楼阁等32个景点,吸引着历代游人赋诗题刻留念。唐元和六年(811年)贞阳县令侯著为南山景点“涵晖洞”题名石刻,是南山第一题摩崖石刻。从唐代至民国,南山摩崖石刻原有140多题,现存106题。其中唐代5题,宋代59题,明代11题,清代9题,民国2题,年代不明的20题。内容有题名、题记、题字与诗刻,以诗刻为最多。书体有篆……[详细]
  联芳楼坐落于梅县白宫富良美村,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混合型民居,是清末民初回流中国的印尼华侨丘新祥五兄弟耗资24万银元所建。他们参考了外国洋式建筑的相片,加入客家围村的特色。所谓联芳,就是他们兄弟合建合住之意。该围屋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屋内庭院分明,有“十厅九井三堂四廊”,有110多个房间。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饰以动物和花草浮雕,钟楼上端则有狮子滚球、双龙夺宝、雄鹰展翅、天使临门等塑像。正楼大门的阳台下,……[详细]
  莲峰书院又称忠贤祠,位于潮汕名胜迹地莲花峰风景区西北侧钟南山麓,坐北向南,座拥主峰莲花峰,背靠粤东名刹莲峰古寺,主体结构二厅二天井,纵30.2米、横12.9米,自明代创建以来,闻名远近,功能合二为一,既是纪念性祠堂,又是兴学育才的书院,为清代潮阳县四大书院之一,人们出于对文天祥丞相的敬仰和怀念,四百多年来多次对其维护修缮,是一处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据清光绪甲申《潮阳县志》记载:“莲峰书院,在海门所城南,旧为‘忠贤祠’,道光四年海门参将何岳钟拓建,光绪四年署知县张璇,参将冯耀祖捐修,始延山长主讲……[详细]
  蚝岗贝丘遗址位于南城胜和蚝岗村,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距今约5000年,是东莞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保存面积650多平方米,作为在市区中心发现的完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也较为罕见。在考古发掘0土了一批新石器时代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残件,发现红烧土活动面、房子、墓葬、灰坑、沟等重要遗迹。墓葬0土了两具珠江三角洲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人类遗骸,蚝岗贝丘遗址因此被专家誉为“珠江三角洲第一村”蚝岗遗址保存面积约650平方米。专家推测珠江三角洲是距今一万年以来逐步形成的,遗址当时很……[详细]
  靖海古城墙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靖海古城墙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奉旨建城,历13年始成。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重修,雍正五年丁未(1727)年又修。靖海古城近600米的古城墙及东、西、北门历经460多年历史的沧桑之后,至今仍保留原来的风貌,是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标志性建筑物。是粤东地区迄今保存较完好的古城墙遗址,于2010年入选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靖海古城墙属于罕见的石头城墙,两边系条石垒筑,中夯灰土。墙上布满垛口,垛上有望孔,城墙顶为跑马道,宽约4米。古城……[详细]
  药洲遗址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又名九曜园。五代南汉乾亨三年(919年),南汉开国皇帝刘龑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凿长湖五百丈(约合今1600米),史称西湖或仙湖。湖中建洲,在此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湖中有瑰奇怪石九块,称为九曜石。沿湖有亭、楼、馆、榭,风景甚美。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药洲”有详尽记述。南汉时置有名石9座,名“九曜石”,后世俗称“九曜园”。五代时刘岩割据岭南,立南汉国……[详细]
  安良堡梁氏大宅位于广东省高州市曹江镇安良堡村,坐落于帅堂美丽的曹江河畔,距离高州市中心约13公里。梁氏大宅是典型的中西艺术交融,富有时代代表性的民国民居建筑,时以其规模宏大和财富充盈被公认为高州六属-村堡之首。安良堡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是当时村民为防卫盗匪侵扰而建的堡垒式建筑。-战争之后,灾害不断,民不聊生,农民揭竿起义。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乡村匪患盗贼四起,名门、望族、大户纷纷抱团结盟,建堡自卫。据民国年间修撰的《茂名县志》记载,茂名地区村堡遍布,较知名的多达17座,有新垌堡、平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