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青岛市旅游

青岛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店上遗址自古至今流传为“四十里长沙店”故址,店上村由此而来。遗址西濒小沽河,东有岘沽河,南隔店上村与小沽河村为邻,并有小河子遗址发现,两遗址仅有一村之距,应为一处古文化遗址无疑。因店上遗址发现早,又有传说流行,故以店上遗址命名。一、店上遗址南部被现代村落遗址叠压一部分,残存面积为东西300米,南北300米,总面积9万平方米。因尚未钻探,从断崖处可见有一至二米不等的文化层。普查队临时开一2×2米的探方一个,可见清晰的地层关系,早期地层有布纹、板瓦、砖和铁霄锻压痕迹,晚期地层包含大量瓷片,以碗、盘为……[详细]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位于市南区广西路14号。建于1899~1901年,为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宫殿风格,其设计者为海因里希·锡乐巴和路易斯·魏尔勒,建筑面积1562平方米,平面为矩形,采取独立式布局手法。占地8306.71平方米,建筑面积562平方米,建筑高约15米,连地下室三层,室内层高约4.5米。砖木结构。二层并设有半地下室,屋顶为青黑色、留有很小圆形老虎窗的蒙莎顶。西面和南面设两层通风的券柱式外廊(后改造封闭)。外墙为多孔式沙浆抹面,建筑四角镶有隅石。室内木地板、挟梯,楼梯间顶有―巨大的玻……[详细]
  海云庵又称大士庵,坐落在四方区海云街1号。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清同治《即墨县志》记载:“海云庵在县西南九十里。”海云庵是崂山神清宫的下院,属地方性会首庙宇。兴建海云庵,与当时青岛地区渔航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那时这一带只有东四方村、西四方村、小村庄和湖岛村,人们以下海捕鱼和耕种农田为生,建庙是为祈求神灵,保佑平安与丰收。海云庵初建时北庙屋3间为正殿,称“大士庵”,供奉观世音菩萨铜像(当地民众称“老姆”);南庙屋2间,称“关帝庙”,供奉关羽、周仓、关平神像。自此,海雾像云一样经常飘落……[详细]
  中间埠双塔位于即墨市七级镇。年代为清。 2013年,中间埠双塔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塔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七级镇中间埠村(民间传称神仙庄)南,两塔东西相距约二十米,均为密檐式墓葬塔。双塔之大塔为陈处女塔,建设于清同治五年(1866),塔高十五点四米,八角七级密檐,塔基周长十七米,高二米,砖石结构,平台八边均略伸出如檐状的石板,正面嵌“大清圆寂陈处女塔铭”石碑。台四周密闭,内葬陈处女轿式坐棺。自第二层以上都是八角锥体,每层高度与周长依次递减。第二层高二点五米,正面……[详细]
  0青岛地方支部旧址纪念馆(以下简称“旧址纪念馆”),坐落于青岛市四方区海岸路18号,该房屋营造于1904年,砖木结构,外墙为红色清水砖墙,蘑菇石墙基,属德式风格的建筑。旧址纪念馆全部房屋占地面积4069平方米,建筑面积840多平方米。  海岸路18号,原系青岛四方机厂工人宿舍。1923年8月,0青岛组成立。1923年10月,邓恩铭被四方机厂“圣诞会”聘为秘书,将圣诞会逐步纳入青岛党组织的领导之下。1924年3月,为便于开展四方机厂的工运工作,0早期0员王象午调四方机厂任职,居住在该院内9号。19……[详细]
  馆陶路是市北区老建筑集中的地带,是一条老街道。馆陶路,南起堂邑路,北至恩县路,与上海路、宁波路、广东路垂直相交,总长度1000余米。馆陶路初建于1899年,因为靠近海关、后海码头和大港火车站,德国市政当局将此规划为“洋行区”,各国的许多驻青机构最初也是先到这里。20世纪的头十年内,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多家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纷纷来此设立。20世纪30年代,馆陶路已经成为青岛的金融经济中心,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及沿海地区的出口转口贸易。馆陶路上的洋行最多时有50多家,多为德国、日本、美国、英国……[详细]
  【平度高家民兵联防遗址】高家民兵联防旧址位于平度市东北30公里的大泽山西麓,大泽山主峰――北峰顶的西南坡下。1938~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韭园、高家、南台、北台、所里头五个村庄的民兵组成民兵联防,运用游击战、麻雀战、-阵,配合主力部队作战600余次,粉碎了日军的一次次扫荡,取得了伟大胜利。高家民兵联防在历次战斗中,打死、打伤、俘虏日伪军2300余名.荣获“民兵英雄”、“0-大王”、“神-手”等称号的民兵有46名。高家民兵联防旧址范围:西起韭园西岭,东至东大峪,北至杏山……[详细]
  崂山华严寺原名“华严庵”,也称“华严禅院”。它三面环山,东襟大海,古朴典雅,气势雄伟,是目前崂山规模较大的佛殿,2002年被山东省旅游局评为“中国人游山东——我心中最美的齐鲁新十景”之一。华严寺,位于青岛崂山区王哥庄镇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上,属于佛教临济宗。为崂山中现存唯一佛寺。在明崇祯时(1628--1644)即墨人明代御史黄宗昌捐造,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在寺的西边山上,后毁于兵火。清初黄坦助慈沾禅师重建于今址,1931年改今名。清初重建后,整体建筑宏伟典雅,为崂山古代建筑艺术之最,原为……[详细]
  老舍故居为二层楼房,座北朝南。30年代中期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期间曾在此居住,并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篇小说《文博士》等一批优秀作品。住在二楼的是作家黄宗江、黄宗洛、黄宗英三兄妹。现为青岛市著名风景点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作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出身于贫苦市民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在大杂院里度过了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这使他从小就深知城市贫民的生活并受到大杂院里传统艺术的熏陶。1906年开始读私塾,后转入新式……[详细]
  【六曲山墓群】 为东周至汉代墓葬群。位于平度市东南25公里处的六曲山上。六曲山系大泽山支脉,南距古即墨城7.5公里,东起龙虎山,西至窟窿山,蜿蜒15公里。墓葬群就分布在古岘、麻兰、云山、洪山等四个乡镇10个村庄的30多个山头上。经过近几年的调查勘探,能确认的大小墓葬有360余座,大部分为汉代墓葬,少数属东周墓葬。六曲山古墓,大部分坐落在山头和山前,山后极为少见。有的墓孤立在一个山头。有的两座相连,也有的在一座大墓的两侧又排列着许多小墓。大型墓葬主要集中在云台山、童窿山、陵台山上。这些墓葬封土完整……[详细]
  崂山关帝庙关帝庙位于仰口湾西南,在上苑山东南猪头峰下,是一处景色清丽的道院。崂山地区自清初就习惯把关帝庙与土地庙并排而建,至清末遍及山区各村,而主祀关羽的道院,在崂山仅此一处。关帝庙奉全真道华山派。据明嘉靖年间重修碑载,关帝庙本系太平宫之下院(另一下院为东华宫),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从太平宫分出,1929年由道士刘太清、贾太成主持重修,始具规模。重修后有大殿3间、道舍26间,为二进式院落。进山门为前院,有中殿3间,穿堂,两旁彩塑关平、周仓立像,高2米多,殿两旁各建倒房4间。后院为四合院,绕……[详细]
  【田横五百义士墓】 为西汉墓葬。位于即墨市东部的田横岛西峰之巅。墓呈漫圆形,直径近10米,封土高2.5米,由石块与砂土筑成。田横岛座落于即墨市东部黄海的横门湾中,现已辟为田横岛旅游度假区。海岛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距陆地约3.5公里,因西汉初年齐王田横曾率众在此栖居而得名。田横(?~公元前202年),战国齐田氏之后。秦末,随其兄田儋起兵反秦,尽有齐地。田儋子田市、田儋弟田荣、田荣子田广相继为王。韩信破齐,田广死,田横乃自立为王,后兵败于汉将灌婴。汉灭楚后,“与其徒属五百人入海,居岛……[详细]
  【康有为墓】 位于青岛市崂山区大麦岛村北的浮山南麓。墓址占地1000平方米,墓呈圆形,周长16.4米,封土高2米。周围用石块砌成,砌石高0.6米。墓前竖立康有为的门生、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撰写的“康有为先生之墓”碑(高2.22米,宽1米,厚0.26米),碑阴刻《南海康公墓志铭》。墓后植六棵挺拔的龙柏,象征“戊戌六君子”。康有为(1858~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戊戌变法失败后,--海外16年。辛亥革命后归国。1923年寓居青岛,1927年3月31日在青岛寓所病逝。原拟安……[详细]
  李秉和家族是清朝中、晚期至民国期间即墨境内最大的财主。他的土地之广,店铺之多,钱财之巨,庄园之豪华,为即墨之冠,闻名于省内外。这里且不说他在本县及外地的店铺和专管收租的“庄子”多少,单将李秉和庄园情况作以概述。李秉和庄园座落在即墨县城东北部27公里的金口镇李家周疃村。庄园自李秉和始,经过五代相继扩建,特别是经其曾孙李葆初等人大兴土木,使这座庄园在建筑上日臻完善,在规模上远近闻名。它是一座典型的古城堡式的庄园。整个庄园以圩墙环围,东宽西窄,略呈梯形,占地总面积为150亩。其中李秉和家占地达75亩之……[详细]
  【北阡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典型的贝丘遗址。位于即墨市金口镇北阡村北约50米的坡地上。遗址处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自然环境中,东面不远处即为黄海。遗址中心部分明显高出四周,其东侧有季节性河流。遗址周围的东、西、北三面分别由三条机耕路环绕。197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80米,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土质松软,呈灰褐色。文化层厚度在0.5~1.5米之间,地表散布有大量的陶片、红烧土块、贝壳等。采集到的遗物主要是陶器、石器。各类陶片中以夹砂红褐陶为最多,此外还有少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