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龙山抗日碉堡群位于慈溪市龙山镇伏龙山至金岙沿海一带。1934年抗日战争前夕,民国政府国防部请德国军事顾问佛采尔拟订《宁波区海防设备实施计划》,在“三地区沿海各要点构筑永久工事”。龙山抗战碉堡群为时任宁波防守司令、国军194师师长的王皡南主持建造的海防军事工程,碉堡分布于龙山镇伏龙山至澥浦一线沿海地带,原为500米一堡,慈溪境内现存尚有14座。碉堡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三种类型:其一为大型母堡,现存4座,方形带放射形枪眼,面积约三、四十平方米;其二为小型圆柱状子堡,现存7座,直径在两米左右,高约……[详细]
  瑞庐系顾宗瑞故居,位于北仑区大碶街道太白社区东街140号,坐东北朝西南,占地263平方米,分为自建屋、祖传屋两部分。自建屋建于20世纪30年代,总体呈三合院式,共有正屋三间、左右明轩各一间、后轩一间、东偏房一间,为中西合璧小洋楼建筑。祖传屋建于清代晚期,位于自建屋的东北侧,为传统木结构平屋。2014年7月至10月由顾氏家族出资进行全面修缮。顾宗瑞(1886-1972年),爱国港胞,原泰昌祥轮船公司董事,是宁波帮代表人物之一。生前曾为家乡捐资修路。逝后,其子女遵其“造福桑梓”的遗愿,在家乡兴办“宗……[详细]
  黄坛三堂位于浙江省宁海县黄坛镇黄坛,包括:厚诒堂、益善堂、克绍堂,因每座院内各有一堂匾,堂由匾而得名。黄坛三堂系黄坛严氏坤房小四房的古民居,分别称为:金、石、丝、竹,为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的木构架建筑。这里曾是我县清代古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原有大型民居院落20余处,后因火灾等原因,目前尚存大型的民居宅院五堂二屋一楼,而全村的古民居遍布,保持着古村的风貌。黄坛三堂都集中于村的北部,形成一个古建群落。它们布局合理、气势恢宏、工艺精湛、各有特色,而以厚诒堂为最。厚诒堂、益善堂、克绍堂分别始建于乾隆四十四年……[详细]
  万年桥横跨大松溪,据县《交通志》载为本县跨径最大,全省第二的单孔卵石拱桥。拱券砌筑整齐,基于天然岩层上,形如半月。桥体全长34米,桥面宽4.8米,桥拱底皮距水面9米,净跨18米,拱身厚1.2米,拱脚厚7.4米。桥面两侧纵向排列有不规则巨石数十块,一可作桥栏,二可作歇足聊天之用。该桥位于宁海双峰乡榧坑村东南,为该村外出之孔道。桥下溪流系发源为马岙乡望海岗南麓的大松溪,它自西北流经乡境北部出榧坑,折而向南,沿东部边境而下。至双峰、白溪、王爱三乡交界之柴家岭脚,汇入白溪。桥西北设聚兴庙,傍有凉亭,亭旁……[详细]
  水则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西侧平桥街口(原是平桥河)。宋宝祐间(1253~1258)建,明清两代续修,现大部分石亭建筑为清道光时所建,保留了南宋的亭基和明代的重修“平”字碑。1999年,考古重现水则碑(亭)旧貌,经重修后,恢复平桥河,与月湖水系相通,还历史的环境氛围。水则亭为则水碑而建,亭在四明桥下,取适中之地,测量水势,镌“平”字于石上,城外诸楔闸视“平”出没为启闭,水没“平”字当泄,出“平”字当蓄,启闭适宜,民无旱涝之忧。因此,把四明桥改称平桥。水则亭为保庄稼丰稔、州郡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详细]
  梅山盐场1958年3月始建,1959年6月25日建成。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中,靠着梅山盐场创业者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永争先进的精神,当年被国家轻工业部授予“愿梅山之花开遍全国各地”的锦旗。盐场筹备处旧址位于宁波市北仑区梅山乡梅中村担峙自然村海拔30.7米的小山西南侧,又称青年大楼,据当年盐场建设者回忆,建于1958年。大楼为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占地1793.4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四坡顶,灰色洋瓦,仿前苏联样式。四周墙体青砖实砌,面阔19间,中间走廊将建筑分成前后两部分,后半部……[详细]
  奉化县学旧址位于奉化区锦屏街道东门路227号锦屏中心小学校园内,地处古城核心地段,俗称孔圣殿,始建于唐,今存建筑为清代建。民国以来,原县学古建筑大多被拆毁殆尽,现仅存大成殿、跨鳌桥(泮桥)和泮池。大成殿于清咸丰八年(1858)重建,咸丰九年建成,坐北朝南,单层重檐歇山顶建筑,抬梁式梁架,占地约356平方米;大殿共用36柱组成,平面略成正方形,面阔三开间约14.5米,进深六柱十四檩约16.3米;大殿四周20根檐柱组成连通迴廊,正脊滚瓦花脊、两端塑鸱吻,屋面现被换为青瓦。跨鳌桥,即泮桥,清代单孔式石……[详细]
  华美医院旧址位于宁波市海曙区永丰路42号,2011年11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华美医院前身为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在宁波城区开办的大美浸礼会医院,1915年改名为华美医院,寓中美合作之意。1923年-1928年用所拆城墙的条石,城砖建成四层住院楼和三层护士学校楼。1930年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将医院财产移交给中方,任莘耕为首任华人院长。1949年10月18日,遭国民党飞机轰炸,住院楼第四层和护士学校楼被毁,后重修住院楼第四层。 华美医院主体建筑布局规整,讲究对称,悬山式楼……[详细]
  朱陛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集士港镇四明山村庙夹岙,明代墓葬。整个建筑由东而西依山层筑,递次升高,前后高差约9.8米,总长约60米,最宽处约12米,占地面积约720m2。墓坐西朝东。最前为牌坊,四柱三开间,通面阔6.5米,明间柱高5.72米,上雕石狮;次间柱高2.71米。各间枋上有高浮雕,虽略有毁损,但不减当年精美之感。坊后小桥,接着甬道与平台成为“T”型台、圆口台、横长平台、墓穴等组成。穴为石室墓,用巨条石砌筑,四角以元宝隼扣接,一尸一棺四穴并置。穴后石砌墓墙环绕,左右随山势作三马头状,正脊瓦档雕铜……[详细]
  “爱日庐”位于奉化区锦屏街道正明村南大路16号,为民国时期国民党要员俞济时旧居,俞济时(1904-1990)。1924年入黄浦军校第一期,从蒋介石二次东征,参加过二次淞沪抗战,授中将衔,四十年代任蒋介石侍卫长,在当时奉化是个有影响的人物,传言此宅建筑为俞北伐克城有功受赏3000千大洋而建,1930年建成。该建筑坐西朝东,取名“爱日庐”寓意“挚爱东方之日”,主楼为一栋五间二弄楼房,面阔23.7米,进深12.2米,楼房左侧有一附属平房,门楼朝东,位于东围墙北端,顶部呈半圆形,中堆塑宝相花,下嵌梅雨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