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新密市旅游

新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具茨山岩画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与许昌市交界处的具茨山,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与禹州市四县级交接处,具茨山岩画在新密的分布范围主要在新密市南部的苟堂镇最南端范堂沟村和槐树岭村的石牛山和大鸿山上。东西长4公里,南北约600米,分布范围较广泛。存量达3000 多处,郑州市界内新郑发现200余处,新密30余处。具茨山岩画1988年被发现并引起重视。岩画多呈沟槽、凹穴、网格状,圆点凹穴是研磨法制成,沟槽和网格状可能是用坚硬的打击石器或金属工具制成。另外,在石牛山和大鸿山顶均有古寨存在,寨周围及寨内为岩画分布集中区域。在调查中新发现了两处全新世中期褐红色古土壤叠压岩画的地层,推测此两处岩画形成时代约当全新世中期……[详细]
  超化寺位于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寺门匾额书“超化古寺,名刹十五”,时为全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在隋朝全国寺院中,该寺名列十五。唐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寺内僧侣达2000余人。中宗复位后,分寺治理。后衰败。宋、元时名声又起,历代文人墨客题咏甚多。明、清曾几经修葺,1920年和1930年曾遭两次大火灾。化寺是因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建,释迦牟尼在传道途中病逝于超化街,而后他的大弟子将其火化,他的真身舍利就存放于超化寺中.超化寺原分上、中、下3个寺院,上寺在超化寨,中寺在超化塔坡,下寺在超化街内,以下寺为最大。上寺现存房舍3所,为硬山式灰瓦顶;中寺房屋全毁;下寺又……[详细]
  超化寺塔位于超化村塔坡。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为超化寺中寺舍利塔,方形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30余米。“文革”中被拆毁,现仅存塔基。超化寺建于隋开皇元年(581年),共分上、中、下三寺。上寺在超化二层寨,中寺位于超化塔坡,下寺位于超化街北,以下寺最大。其中下寺,又名“金钟寺”,现有房屋14所。超化寺在武则天和唐中宗时,南到三门沟,北到石羊岗,周围达10余公里。僧侣在2000人以上。历代不少名人履履相接,题咏甚多。超化寺塔塔基南北长7米,东西宽7.1米。壁厚2.1米。砖长40厘米、宽17厘米,质地坚硬细腻,经千余年风雨侵蚀仍坚实完好。1969年11月被拆除。该塔拆除时,塔基出土文物甚多,有汉……[详细]
  法海寺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建成,明末被毁。清顺治五年重修。乾隆十七年与嘉庆元年分别续修。法海寺石塔,平面方形,外檐九级,颇似楼阁,然实为“单层多檐式”塔。塔高13.08米。除塔门、栏杆与塔顶等处使用汉白玉装饰外,全塔皆以青石雕砌而成。石塔自下而上由基台、仰覆莲形基座、塔身与塔刹等部分组成。下层塔身分上下两段,中以平石区隔,下段正面设方门,内为八角形塔心室。塔身上端,在突出壁外的栏额上置四铺作斗拱,其上便是由撩檐枋、椽子、飞子和龙头垂脊、瓦拢构成的第一层塔檐。再上,是二层塔壁,正侧面均有券门一个,门高27厘米、宽24厘米、深10厘米。二层塔檐的脊上,直接承出汉白玉石单勾栏一周;华板,为“万……[详细]
  大隗洪山庙,在新密市东南20.3公里大隗镇洪山庙村,因庙祀洪山真人,故名。始建于元,明、清曾多次续修,清乾隆时期为普济观。据现存清乾隆三年旧碑记载:“洪山真人姓顾,原籍河北,出生于宋,举进士,以世乱隐居洪山,精通医术,尝奉召,医宋太后,疗兵马,投方辄愈。赐金帛不受,诏封“护国真牧灵应真人”,卒葬洪山。元代在此建庙以示纪念。”庙座北向南,气势雄伟,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庙内现存建筑16座,房舍44间。有大殿、后殿、药王殿、祖师殿、钟鼓楼、山门等建筑组成。山门位于建筑群西北部,东西长8.6米,南北宽3.8米,高约7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椽,砖木结构,硬山灰瓦顶,大门上额有石质匾额,书写“普济观”……[详细]
  月台瓷窑遗址位于新密市西北约二十五公里处,牛店镇西约7公里处的月台村境内。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1500米,总面积150万平方米。遗址分布在月台河两岸和与月台河相连的沟壑两侧。在月台河南岸的高台地,经调查发现有仰韶至汉代的遗迹。2006年底发现了该瓷窑遗址,并于2007年试掘窑址两个,一个为方形窑,窑东部有三个烟囱,中间直,两边斜向中收。窑壁较直,用砖砌成。西部被现代房屋压住,未清理清楚,在其周围发现大量的瓷片,有黑瓷、酱釉、茶叶末等。另一个为一长条形窑,在西部有五个形制相近的土洞,似烟囱,窑底发现有几块陶罐的残片。文化层厚度为0.2~0.5米。从一些断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瓷片堆积层。地上暴露……[详细]
  新密米村镇茶庵村起,经五岭寨风门口,沙岗、香炉山,北至荥阳市崔庙镇王宗店村,有一道长城遗址,全长约5.8公里。这是我国国内仅存的战国长城遗址段落,是修筑时间最早的古长城之一。新密现存魏长城北起香炉山(荥阳市、新密市交界处),中经蜡烛山、沙口、凤门口、五岭,南止茶庵村北,全长5.8公里,墙基宽2.5米。最高处高2.5米,依山盘旋,青石垒砌,林峦秀异,气势巍峨,箭楼、烽火台、营盘等防御设施完好。建在魏长城之上的“镇远炮台”,为清咸丰十年即1860年建,方形,青石质地,铁汁灌缝,高约10米,长、宽各5米,内分两层,层层有炮眼。也是珍贵的历史见证。……[详细]
  新密城隍庙位于河南省新密市老城中心十字街口北侧,东为鼓楼街,西与法海寺节孝祠相邻,北有县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清康熙、乾隆年间重修。城隍庙建筑群现存明清建筑93间,总面积4140平方米。坐北面南,由南向北按中轴线对称分布,大门前原有琉璃照壁、铁狮、石坊,现存有山门、戏楼、东西廊房、大殿、东西配殿、寝殿及东西道院。琉璃照壁、铁狮、石坊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存建筑中戏楼面宽5间,进深2间,歇山式高台楼阁灰瓦顶建筑,实为戏楼、钟楼、鼓楼三楼合一,戏楼居中,钟楼居左,鼓楼居右,均座于3米多高的台基之上,台基下为5个砖券门洞可行人。大殿面宽5间,进深8米,为单檐悬山建筑,前后檐下各置斗拱1……[详细]
  超化寺,位于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洧水河南岸。始建于隋开皇元年,占地面积7140平方米,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有“超化古寺、名刹十五”之称。超化寺分上、中、下三座寺院,上寺在超化小寨,中寺在超化塔坡,下寺在超化街,唐代武则天和唐中宗时最为鼎盛,曾有僧侣约两千余人。后渐衰,宋、明、清虽屡经修葺,但规模远不如前。民国九年(1920年)和民国十九年(1930年)又遭破坏,唯下寺保存完整,规模宏伟壮观。下寺,又名“金钟寺”,位于超化街南,规模最大,建筑面积4100多平方米,现存房屋12所40余间,沿中轴线共有四进院,依次建有山门、二门,毗卢殿、韦陀殿、方丈室,东西两侧辐线皆有配殿等建筑。寺内现存有北齐……[详细]
  窑沟瓷窑遗址位于大隗镇西南约3公里处,南距禹州扒村窑约18公里。是中国北方地区宋、金时代的一座十分重要的窑场。新密窑沟窑之产品胎土较为细腻,胎色可大致分为两种。其一为青灰色,北宋产品接近于新密西关窑;金代产品接近于禹州扒村窑和磁县观台窑。而其大部分胎色偏于米黄色,这是由于烧造时火温稍低所致。在窑址遗存中其米黄色胎占总量的60~70%。唯黑釉类产品胎骨致密,均能呈青灰色。部分产品的釉和化妆土可达到扒村窑“白如脂,黑如漆”的程度。而多数产品外观上略呈黄色,其黑花往往黑中泛灰,或者发色金黄。纹饰及艺术风格上新密窑沟窑产品北宋部分总体上略逊于密县西关窑。金代产品较扒村窑更为灵活﹑细腻,柔和而雅致,其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