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郑州市 > 登封市旅游

登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杨林冶铁遗址位于登封市徐庄镇杨林村至孙桥村一带马峪河北岸的台地上,该遗址中心位于孙桥三组村民宅院的东部和北部,东西长约3000米,南北宽约100米,面积约三十万平方米,区域内散布着大量的当时冶铁遗留下来的铁渣、碳渣,1984年文物普查时在李楼村西约500米处的一块台地上的地堰上,发现了一个灰坑,坑深约3米,宽约2米,坑内有灰土、铁渣,当时溶铁水用的筒壁上有当时铁水结成的板块遗存。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遗址内发现了当时炼铁的炉壁残块,炉壁用黄土夯制而成,夯窝直径约5厘米,深约2.5厘米,据当地群众反应,传说当地古时为制作犁铧的地方,犁铧畅销百里以外。整个遗址有的露出地表,有的距地表约二米……[详细]
  龙潭寺位于登封市龙潭寺村,现存主要建筑清代中佛殿,进深三间,单檐硬山式建筑。整个大殿东西长13米,南北深12.97米,面积为165.61平方米,平面布局呈方形。内柱配置采用减柱造,殿外前檐下施单昂三彩斗拱;原安装的格扇门窗已更换,仅有痕迹,前檐柱础为束腰覆莲、鼓形柱础,石雕图案细腻精致。殿顶前后坡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两面砖雕大朵牡丹和游龙等图案,二端置大吻,造型优美别致,突出了清代的建筑特点和精雕细作的艺术风格。龙潭寺内现存碑刻三块,其中位于大殿前檐东西两侧各一,重修《龙潭寺中佛殿及水陆六祖圣母山门碑记》清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内容刻施主姓名,为捐献银钱的记载。西一碑碑首题目楷书,字径长2.5厘米,……[详细]
  宋家沟口遗址位于登封市中岳办事处、寺里河与奈河交汇处北岸的台地上,遗址中间略高,南部稍低,上世纪五十年代文物调查时发现。遗址东西宽250米,南北长300米,面积约7.5万平方米。从遗址内新店通往华楼的田间生产路两侧地堰上可明显看出文化层和灰坑的堆积,文化层厚约1—2.5米,内涵较为丰富。在路东耕地的地表内,捡到有少量陶片,遗址西部被新店至华楼公路挖去部分外,其他部分保存较好。整个遗址均为耕地。从采集到的遗物标本来看,陶器有:陶鼎、陶鬲、陶甑、陶钵、陶罐、澄滤器、黑陶杯、陶瓮、泥质红陶鼎、板瓦(内有方格纹)等;陶质均为泥质红陶和泥质夹砂灰陶、泥质灰陶、磨光黑陶;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细绳纹、弦纹等……[详细]
  玄都观位于登封市颍阳镇安寨村东路北台地上,玄都观又名颍阳观,是嵩山著名的道观之一,始建年代不详。据观内碑文记载,北宋得到皇室的重视,金代名道邱处机曾在此做法传道,名声大振,清雍正七年对观内的玉皇殿进行重修。玄都观现存完整的院落一座,保存有清代建筑玉皇殿一座,东西顺山房各一座,宋至清代石刻六品。大殿玉皇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架椽,硬山灰筒瓦盖顶,出前檐。檐下置四根木柱,两山墙各置有砖雕须弥座式墀头,明间置木板门,梢间置方格窗,殿内地面用条砖平铺,殿前有月台。东、西顺山房:均面阔一间,进深一间。硬山小板瓦顶,前置小板门。玄都观内现存玉皇殿为清雍正年间重修,该殿系采用地方建筑手法,它对研究嵩山地区清代……[详细]
  李家门中岳行宫位于登封市石道乡李家门村西南台地上,建于何时无考,明、清曾重修。该宫坐北朝南,现存完整的院落一座,现存大门一座,正殿一座,东西顺山房各一座等。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五间,出前檐,硬山式,灰筒瓦盖顶,前檐下有小八角青石金柱两根。正殿:硬山式,灰筒瓦盖顶,脊饰为游龙图案,两端置有大吻,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内前后置单步梁,梁下各有金柱四根。殿前有月台,月台下正中有青石台阶五踏,台阶下有砖铺甬道与大门相连。东、西顺山房(陈州宫),面阔一间,进深一间,硬山式,出前檐,原为灰筒瓦盖顶,现改为小板瓦盖顶,檐内置有门。正殿的前墙上东侧嵌有明嘉靖四十四年刻立的“河南府登封县为重修行宫记”碑一块,西……[详细]
  当阳桥位于登封市石道乡后河村东,北约3公里为当阳山,东约300米为罗坡村,南为闫坡村,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当阳桥坐北面南,横跨于颍河支流后河上,为砖石结构拱券桥。当阳桥建成于1960年3月,全长约28米,高约8.4米,宽约4.08米,由五个大小相同的拱券组成。桥上南北两侧有砖砌女儿墙,墙厚约0.4米,高约2.1米。女儿墙东西两端自上而下减砖砌,立面呈梯形。其外壁顶端饰有叠出檐,檐下施砖砌仿木斗,各斗之间又有一层菱角牙子檐。桥孔各拱券为两覆两券,高约5米,宽2.98米。桥墩为砖石混砌结构,至发券处高约2.6米,宽约1.2米。桥墩基座高约1.1米,宽约1.4米。桥墩南侧出桥身约0.……[详细]
  登封县故城位于登封市区中心,北城墙位于中岳大街中段(光明路以西嵩阳路以东)南侧,南城墙位于少林路中段(光明路以西嵩阳路以东)北侧,东城墙位于光明路西侧,西城墙位于嵩阳路中段(中岳大街以南少林路以北)东侧。《河南府志》《登封县志》载:登封县城墙建于唐初,是一座用土夯筑的城墙,周长1124步,高一丈五尺;明万历三十九年知县付梅重修,用砖二十万块包砌,建四角楼、辟春雨、鸿泽、黄离、万岁四门。清代多次修葺。民国三十四年在原古城墙上再次加筑。城外设有护城壕。时至今日,故城北城墙地上部分仅保留一段残长约30米,宽约8米,高约5米。衙署建于故城内中北部,前有大门曰:嵩阳楼,楼下为砖券门洞,洞门上嵌“登封县”……[详细]
  登封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位于登封市大金店镇袁桥村,原为民国区长袁强斋家,现为顾景贵住宅,上房坐北面南,东与袁进兰宅院近邻,南为顾颜明住宅,北为袁桥村街东西路,西为袁布袋宅院。1938年,登封县地下党组织已发展到相当大的力量,在对敌斗争和组织建设、宣传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登封县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结合工作进展情况,按照上级党委决定,将偃师、巩县、登封中心县委,改建为各县县委。2月前后,县地下党委便以读书座谈会为掩护,在这里召开了第一次代表会议。当天参加人员有陈耳东(三县特委)、李太兴(李仲敏)、袁玉然、伊保民、王实甫、王高印、郭渊博、李春如、王甲科等二十余人。会议上三县特委陈耳东传达了上级指示……[详细]
  前庄遗址位于登封市宣化镇前庄村西北、朱垌河西岸、白沙水库北岸的二级台地上,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30米,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在遗址的南部,2005年修建永登高速公路时取土的断崖上、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堆积,同时在前庄第六组村民宅院西北侧路沟的南断崖上均发现有灰坑及文化堆积,在遗址的中北部,最上一层台地的地堰底部也发现有文化堆积,在遗址区内的地表也可捡到少量陶片。从遗址区的几处断崖来看,遗址的文化堆积不是很厚,约1~1.7米之间,从采集到的陶片看,全部为灰陶,分夹砂和泥质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附加堆纹次之,也有少量素面,可辨器型有圜底罐、澄滤器、罐、瓮、盆等。发现的灰坑为袋状形。……[详细]
  刘村遗址位于登封市颍阳镇东南约4公里刘村自然村东狂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呈长方形,面积约3.3万平方米,在村庄东边沿向东20米处的北崖壁上发现有明显的灰坑,文化层厚度2—4米左右,文化内涵较丰富。遗址的北部和东部90年代期间当地开设机砖厂将遗址挖去一大部分。在北部面南的断崖上仍发现有文化层和灰坑,另在砖厂挖土区的中部有一高5米,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台地内的土层上发现有大量的红烧土块。从采集到的标本来看,陶质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和少量的灰陶、黑陶。从残片的器型看有罐、盆、壶等并有彩陶钵残片;纹饰有绳纹、刻划纹、线纹、附加堆纹,部分器型胎质较薄。从发现的遗迹来看,遗址内不仅有仰韶时期文化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