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自贡市 > 富顺县旅游

富顺县文物古迹介绍

石海螺石坊
  石海螺石坊 位于墨香村,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县境贡生严启祥之妻郭氏节孝坊。石坊由条石砌筑,四柱三通,三重檐歇山式构造,十二飞檐翅角火焰宝珠顶,三重石脊立鳌鱼螭纹,高10米、宽6.9米。正门匾刻“圣旨”,下额坊刻“光绪十年十二月十二日奉旨旌表”。石坊通身雕刻龙凤、花草等图案,四立柱镌刻楹联。雕刻图案精美,文字饱满端庄,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2、保和寨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和寨
  保和寨遗址位于自贡市富顺县永年镇菜田村,坐北向南。建于清咸丰九年,建筑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保和寨又名安和寨,现存有南寨门和大部分城墙,条石砌筑。南寨门大门为拱形,整体包括门洞,木门组成,保留着原始的样式,木门古老,门上还有古时的铁扣等,寨门顶黑漆金字书写保和寨三个大字。城墙沿山一周修建,形似梨状,城墙高低不一,墙外为外四周为陡坡峭壁。保和寨原功能主要用于乡民迁至寨内以防土匪来犯。保和寨遗址于2018年1月15日自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刘光第故居
  刘光第故居陈列馆位于赵化古镇,建于清光绪年间,木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竹编墙体,小青瓦屋面,木板门墙,面阔一间,进深22.1米,梁架保存完整,屋内保存部分窗格、0、裙板,建筑占地面积89.5平方米,属典型的川南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及重要的纪念价值。故居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先生幼年及少年居住地,2012年7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光笫故居位于自贡市富顺县赵化镇赵化社区西街23号,坐南向北。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占地面积89.5平方米,进深22.1米。故居为“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先生幼年及少年居住地,处于街道南侧一列民房中。建筑结构为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竹编墙体,小青瓦屋面,木板门墙,面阔一间,梁架保存完整,屋内保存部分窗格……[详细]
木桥沟水库大坝
  木桥沟水库大坝 位于红岩村15组,建于1957年。大坝三面环山,占地面积1272平方米,为条石砌筑,平面呈半圆形,横跨山沟。大坝弧长159米、通高48米、底部宽8米,坝顶建人行通道,宽4.7米,两侧设护栏。整个大坝气势挥宏,是新中国成立后县境最大水利工程,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磐寺石坊
  石磐寺石坊 位于垟坪村,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石坊为古石磐寺残存建筑,竖排两座,第一道石坊高4.45米、宽5.2米,第二石坊高4.42米、宽5.6米,均为四柱三门、歇山式构建。坊身刻莲花、人物﹑卷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图案,以及“莲花祥林”“万磐古涅”等文字。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富顺文光塔
  文光塔在富顺县东湖乡同心村的同心山上,座东向西。有“富顺文笋”之称。县志载:晋葛仙翁炼丹于此,常有异人同炼,故名同心山,后建同心观。宋邑人吕震、吕糙读书其上,俱以文显,山顶建塔9层,宛如玉笔指天,曰“文笔塔”。又记:明人就其顶平旷处为浮图七级。清乾隆、道光年间补修,更名为“文光塔”,寓县风之盛。塔身、塔基呈八边形,须弥座,塔基条石建造,边长2.5米,高1.83米。塔身砖石结构,七级楼阁式,层层上收,各层均开窗,八角攒尖宝珠顶,通高30米。座层弧形顶门,额刻知县陈长墉题“文光塔”三字。门柱刻:“七级重光喜毓钟英书台启秀,三台上映看-纬武天榜题名”,乃县人进士张震撰书。题记为“道光二十六年丙午冬月。”游人可以绕实心柱盘旋而上,登完113级踏道,即上顶层,纵目四观,沱江如带,天桥如虹,城廊云烟,田……[详细]
狮市袁家大院
  狮市袁家大院(富顺县)左侧立两块长方形石碑,分别由四川省政府、自贡市政府、富顺县政府所立,上 书-“狮市袁家大院”,是晚清咸丰年间所建。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保护范围外15米,南至保护范围外13米,西至保护范围外10米,北至保护范围外10米。……[详细]
保障东南石刻
  保障东南石刻 位于普安村石灰溪,凿刻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石刻系南溪人包汝谐所书,横排阴刻“保障东南”四个大字,右边跋文小字,记述清咸丰年间县境地主团练镇压李永和、兰朝鼎农民起义史实。因石灰溪在县之东南方向,故题名“保障东南”,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怀德白塔
  怀德白塔 位于司湾村,根据其造型结构及清代诗词描绘,推测其建造年代为宋代。该塔为密檐式白色方塔,现存8节塔身(原有11节),条石建造,通高9.6米,底层门洞石刻有人物、龙纹、花草等图案。其建造年代久远,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灵芝塆萧家宅
  灵芝塆萧家宅 位于童寺场镇,系清道光年间川西南富商童寺人萧永升大儿子所建,现仅存院落1处。原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分前后两院,为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整个建筑布局实用、严谨,为典型清代民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现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