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旅游

湖南省文物古迹介绍

九里楚墓群
  九里楚墓时代为战国。位于湖南省临澧县九里乡,此为楚国封君的一个特大型墓葬。1980年6—10月发掘,封土堆残高5.2米,墓口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2.8米,总面积1131.6平方米。墓口下有11级台阶,台阶宽0.6~0.9米,高0.75~0.9米。11级台阶下为竖穴墓室,墓穴底长13.7米,宽10米,左墓室四周壁边,备有一生土台阶,宽0.5~0.7米,从封土堆顶至墓室底部,深近20米,斜坡式墓道在东边,坡度18度,全长19米,墓道墓坑内填土分层夯筑,夯层为0.25~0.3米。墓有一圆形盗洞,盗墓年代约在秦汉之际。葬具规模大,外椁盖板外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8.8米,盖板上覆竹席。外椁高4.1米。为二椁三棺,内外椁的盖板均由47厘米见方的木材垒叠而成,有东、西、南、北4个边箱,深2.2米,……[详细]
罗亦农故居
  罗亦农故居,坐落于湘潭县易俗河镇青狮村小雷公塘一处风光秀美的丘陵之中。罗亦农(1902—1928年),原名善扬,字慎斋,后改名罗觉,字振刚,后来又改名亦农。1920年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在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期间转为0党员,任0旅莫斯科支部书记,并介绍-入党。1925年回国后,与陈延年、-、邓中夏等,参与发动震惊中外的省港工人大-。1926年,与-、赵世炎等三次领导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并占领上海。1927年,当选为0五大中央委员。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尔后,出席0临时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任中央组织局主任兼组织部长。1928年4月21日,因叛徒出卖,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从湘潭县一中公路对向,沿简易公路南行约2.5公里即可抵达故居。……[详细]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酃县水口,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团部设在朱家祠。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酃县第一个党支部——凉桥党支部书记周礼。周礼向毛泽东汇报了中共酃县特别支部和农民协会在大革命失败后遭敌人破坏的情况和凉桥临时党支部的工作情况。毛泽东对临时党支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随后,问周礼酃县有没有国民党驻军。周礼告知到现在为止,酃县还没有国民党的正规部队,只有南乡和东乡两个挨户团。南乡挨户团头子叫陈大观,有30支枪,东乡挨户团头子是贾威,有七八十支枪。为了解酃县及周边的地形和敌情,毛泽东交待周礼办3件事:一是画一张详细的酃县地形图;二是为部队找一名向导;三是去茶陵侦察一下敌情。部队……[详细]
杨开慧故居
  杨开慧故居,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县清泰乡(今开慧乡)板仓。距长沙约70余公里。始建于清末,土木结构,盖小青瓦,面垅背山,坐北朝南,前筑以防护矮墙,形成院落。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房舍以上、中、下三栋平行排列,前低后高。前栋为双面木门,中嵌木栏转门;中栋有三级踏步上入过厅,门额悬挂“板仓”二字横匾;后栋正中为堂屋,左右为住房。两侧厢房多作杂房、配房。栋栋之间形成小院或天井,院内植桂花和女贞树。院落西部为一畦菜地,院外有水塘一口。1901年11月6日,杨开慧生在故居后进东头北间。1966年11月维修后开放,并复原陈设了杨开慧住房、杨昌济夫妇住房以及毛泽东、杨展等的住房。1980年修缮时,在墙缝中发现有杨开慧1928年在家居住时所写手稿信札多件。距故居右侧300米处的棉花坡山头上,建有杨……[详细]
湘潭文庙
  湘潭文庙位于湘潭市城正街。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原址小东门侧。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于现址,为祭祀孔子之专门场所。庙宇为封闭式院落建筑,由棂星门、泮池、牌楼、大成门、大成殿、四贤祠、崇圣殿、钟鼓亭等组成。大成殿为主殿。是为重檐歇山顶,九脊,鸱吻,四周回廊由16根圆古柱支撑,黄色琉璃瓦,内外坊、藻井、斗拱等均用五彩施绘。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正德十一年(1516年)等年间修缮或扩建学院。明末再度毁于战火。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修。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及民国3年(1914年)、民国36年(1947年)和1983年,多次修葺,从棂星门至大门外已拆除。文庙先后为湘潭县立简易师范、湘北建设学院、湘潭地委党校、湘潭师范专科学校、湘潭师范学院所在地……[详细]
贺绿汀故居
  贺绿汀故居位于邵东县九龙岭镇绿汀村,南面与第四村民小组的民居相连,北距贺家老院子350米。故居围墙边有小池塘,池中水波滟潋,水欢鱼跃;故居前后各有一座小山坡,山上鸟语花香,山花烂漫,山上茂林修竹,四季常青,山下田野麦浪翻滚,稻花飘香,映衬得故居愈发显得古朴大方,高雅幽静。贺绿汀故居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砖木结构。故居坐东南朝西北,呈“凹”字形布局,依山傍水,前有池塘,后环青山,院内共有房屋21间,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1903年7月20日,贺绿汀出生,在此度过了童年时期,外出求学后回乡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投身革命。解放后,贺绿汀先后四次回家探亲,在此居住。贺绿汀是中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是世界级文化名人,贺绿汀故居先后被列为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邵东县重要……[详细]
三潭书院
  三潭书院坐落在凤凰县吉信镇之一山顶。主楼巍峨雄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落后是四合院,院中一天井,周围是画廊曲栏和课堂宿舍,前后对称,布局严谨。院内花木扶疏,幽静雅致;院外古柏参天,金桂飘香。 清同治十一年(1872)苗族乡绅吴自发(时任贵东兵备道)等捐白银8万两,筹建书院,命名新吾,同治十三年(1874)落成·光绪六年(1880),吴自发归里省亲,登院运眺,见山下万溶江形成三个碧潭,即更名为三潭书院.书院占地120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历史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贵州黔东兵备道吴自发(别号诚斋)回乡探亲(吴系得胜营人),吴在与亲朋故旧闲谈中,对自己读书不多深表遗憾,同时,对故乡苗汉杂居,文化落后的现状深感忧虑,决心在家乡兴办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家乡子弟的文化素质。清朝朝廷曾……[详细]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唐大和元年(827年),周氏族人定居上甘棠,村庄名称位置和居住家族始终未变,为湖南省绝无仅有。“甘棠”一词出自《诗经•南风》,取甘棠为村名含有对先祖荣光的怀念。因该村处于谢沐河的上游,故称上甘棠。今上甘棠村有450户,1700余人。留下古建筑甚多,有寿宣亭、忠厚祠、月陂亭摩崖石刻和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体现了中古时期文化的精华。村内至今仍保存着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此外,村庄里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如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文昌阁、明弘治六年的门楼、明嘉靖十年、清乾隆年间的步瀛桥、民国二年的石围墙等,还有一批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古建筑。考古专家称,像上甘棠村这种同时具有建筑、商业、书院、宗教等文化特色并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实属奇迹。……[详细]
红军赤溪河战役遗址
  红军赤溪河战役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利福塔镇赤溪村。南岔战斗后,敌人不甘心失败,狂叫要血洗桑植。敌步三团团长向子云率二千余人向桑植进犯。1929年7月13日晚,贺龙率红四军全部撤出县城,埋伏在柏家冲、八斗溪、梅家山、西界等地,巧布“空城计”,诱敌上钩,截断退路,然后“关门打狗”。7月14日,敌军全部渡过赤溪河,向子云旅见一小股红军向县城“败”走,又未遇到红军主力火力的阻击,县城很快被占领。贺龙在梅家山指挥所见敌兵全部进入县城,乘敌立足未稳,立即命令点燃棕树号炮,又命令钟为成吹响冲锋号,下达了反击的命令。顿时各个山头红旗飘扬,杀声四起,红旗引着红军直向东、北二门冲去,进攻东门的是由柏家冲冲出的红四团,红四团是红军在湖北邬阳关改编的“神兵”大队,部队全用红布缠头,着红衣红裤,刀、矛、枪等武器上都挂……[详细]
文立正故居
  文立正故居位于衡阳市衡山县东湖镇天柱村庙湾组。文立正,原名立徵,字国遒,衡山县东湖镇天柱村人。1911年4月出生。1934年7月,考入北平辅仁大学。次年,积极参加“一二九”抗日爱国-,与反动-展开英勇搏斗。1937年10月,赴鲁北从事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8年3月,由李锐、谢文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鲁南人民自卫军训处副处长,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政治部副主任,鲁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鲁南军区独立支队代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中共鲁南二地委委员、宣传科长等职。在担任铁道游击队政委期间,他头戴破毡帽,身着旧棉衣,脚穿铲鞋,腰揣两支手枪,率部在津浦干线及枣庄临城支线上,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主动出击,爬飞车、断铁轨、炸火车、袭洋行、毁桥梁,夺机枪,打得日军魂飞魄散,惶惶不可终日。1……[详细]
康王庙——中共衡山地方委员会和毛泽东考察衡山农运旧址
  康王庙位于衡阳市衡山县开云镇沿江大道9号。1926年9月,中共湖南区委员会,为贯彻中共中央扩大党的组织的指示精神,经李维汉和郭亮的推荐,决定派遣向钧前来衡山负责衡山县党组织的领导工作。向钧,字俊奇,别号素我,湖南平江人。1906年出生。1921年在岳云中学读书时,通过表姐杨开慧的介绍,认识了毛泽东,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于192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长沙市-常委,省-执行委员,湖南省反对基督教大同盟和反帝大同盟宣传负责人等职。向钧来衡山后,深入全县城乡,走访各共产党支部,了解党组织的活动和党员思想情况,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在他的努力工作下,1926年9月,也就是向钧来衡山的当月,中共衡山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武官巷子召开,到会代表40余人。会上,成立了中共衡山地方委员会,直属中……[详细]
红二、六军团医院旧址(杨家大屋)
  红二、六军团医院旧址(杨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凉水村杨家寨。1935年4月12日,湘鄂川黔省委、省军区、省革委员会以及军委分会从永顺塔卧转迁龙山兴隆街新寨坪蒋家大屋,随后于5月6日再度转迁龙山茨岩塘龙家湾龙家大屋。红二、六军团直属机构红军医院也随着省委二度转迁,最后设在茨岩塘凉水村杨家寨的杨家大屋。红军医院分门诊、住院、中草药加工几个部门,负责人段利权,有工作人员100余人,伤员800多人。伤病员来自龙山、永顺、桑植、宣恩、咸丰、来凤前线负伤的战士。任弼时、贺龙、关向应、萧克、王震等经常到医院看望病人。凉水村和近靠红军医院的半寨村的农户家家都设有病床,情况紧急时,伤员就往红军医院后山的大山洞转移。红军医院由于国民党兵的-,药物奇缺,治伤医病主要靠中草药。伤病员看门诊,时在病房,……[详细]
长沙中山亭
  长沙中山亭原为清朝中期建筑,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当时的清提督衙门府位于今天的市青少年宫,中山亭位置驻扎着保卫衙门府的“先锋卫士营”,因此这一建筑就叫做先锋厅。1930年新建中山路,与先锋厅主楼相连建起了附属钟楼,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此建筑正式命名为中山亭。2002年初,黄兴北路拓宽改造,长沙市政府将中山亭保留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2006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长沙中山亭准确的讲,中山亭不是亭子,而是一座钟楼,故被称为长沙标准钟楼。所以《长沙老建筑》一书中将其归属为公共活动建筑。钟楼修建时为五层西式方形建筑,高16米,后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中山亭。1930年2月动工,7月竣工。当时中山亭最靓的地方是楼上的四面电动标准时钟,从德国进口,花了400银元。有了这些钟之后,长沙……[详细]
岳阳文庙
  文庙也叫孔庙,是古代祭祠孔子的地方,又称岳州学宫,位于岳阳二中校园内。庙中原有伴池、状元桥、回廊、大成殿,为当年岳州“百废俱兴”的壮举之一。后历经数十次重建或修缮,现存大成殿,其屋檐起翘,极具宋代建筑风格。特别是殿内16根横木,在石墩和大柱之间,垫有一个约30公分厚的鼓形横木,名叫木质,为古代建筑中所罕见。木质可以防潮,保证了大柱干燥不腐,故大成殿中的大柱虽距今900多年,依然完好无损。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8月进行过一次大修,在天花板上绘有一幅“盘龙戏凤”,至今依稀可辨,为文物中的珍品。岳州文庙位于岳阳市郭亮街(旧称翰林街)岳阳市二中校园,始建于北宋。据清光绪《巴陵县志》载,“宋庆历六年(1046)知府滕宗谅创建”,即为滕子京(宗谅)谪守巴陵郡后重修岳阳楼之翌年所始建的州一级文庙(府……[详细]
麻绒塘古遗址
  麻绒塘古遗址位于益阳市资阳区李昌港镇麻绒塘村,东经112°14’54.6″,北纬28°37’28.4″;海拔47M。南距资水约1.5公里,东南距益阳市区约7公里,遗址在高出地面1至2米的台地上,周围地势平坦,为资水流域的冲积平原,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剖面深达标1.5米,堆积较为单纯,主要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堆积。第1层:表土耕作层,土呈灰黑色,松散。厚15~25厘米。含现代的砖瓦瓷片等。第2层:扰乱层,土色较杂,松散。厚10~25厘米,深25~40厘米。含近现代的青花瓷片,伴出泥质、夹砂陶片。第3层:土呈灰黄色,稍紧。厚8~15厘米,深35~55厘米。出土有泥质红陶、褐陶、夹砂、夹炭陶片,有陶鼎足、罐、釜口沿等。第4层:褐灰色土,较紧。厚10~25厘米,深50~65厘米。出土遗物主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