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中区旅游

吴中区文物古迹介绍

王韬纪念馆
  王韬纪念馆在甪直中市下塘街6号,为一座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住宅,占地800平方米。坐东朝西,共分王韬生平事迹陈列室、王韬故居和韬园三部分。门楼上 书有钱君匋先生题写的馆名,宅中为面阔三间的鸳鸯厅,上悬匾额“蘅花馆”,大厅正中竖有高大的木雕屏风,屏风前置有王韬半身铜像,厅柱上分别镌刻着王韬自撰的对联:“短衣匹马随李广,纸阁芦帘对孟光。”还有当年康有为题赠给王韬的对联:“结想在霄汉,即事高华嵩。”最后是一个小花园,名为弢园。每当谈及改良,人们必然会联想到“康梁”。而早于“康梁”力主变法自强的王韬,则鲜为人知。其实,王韬的思想、主张在当时是颇有影响的,他曾提出“富强即治国之本”,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要求发展工商业和新式交通事业,主张改革封建的科举考试制度、学校制度,为戊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只不过……[详细]
陆巷古村
  位于苏州后山太湖边的陆巷是目前江南建筑群体中质量最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陆巷古村是明代正德年间宰相王鏊的故里,王鏊曾连捷解元、会元、探花,其门人唐伯虎称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王鏊母亲姓陆,其村因此得名。该古村位于山坞之中,背靠莫厘峰,面向太湖,东有寒谷山、西有箭壶,今称巩俐岛,同太湖西山遥遥相望、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村内保存的明清古建筑有三十多幢,面积达上万平方米。村民依山而居,村中筑有六条直通湖畔的巷弄。走进长长的巷子,幽幽的长弄,仿佛走进悠悠的历史长廊。顺着王鍳故居往后山走是满山遍野的桔林,这里就是《桔子红了》的拍摄地。古村建筑顺应地形,随高就低,交错穿插,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民宅外观简洁而造型精巧,厅堂色调雅素明净,门楼砖雕精美,窗户梁架等彩画秀美,雕刻细腻,……[详细]
甪直保圣寺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保圣寺历代兴废,最盛时,殿宇5000多间,僧众千人,范围几达半个镇。及至明代成化年间,寺内仍有200多间建筑,保持了一流寺庙的格局,号称江南四大寺院之一。寺内现存建筑有二山门、天王殿、古物馆等。现在的保圣寺山门是按乾隆年间的原貌重修起来的。走进二山门,但见天王殿气宇轩昂,单檐歇山式屋顶,戗角起翘采用立脚飞檐式,显示江南佛殿式风格。殿内可看到有明代建筑特点的昂嘴斗拱结构。据古建长专家陈从周考证,这座天王殿是明代崇祯年间在宋代殿基上重建起来的。梁式为前后三步梁……[详细]
雕花大楼(春在楼)
  东山雕花楼(春在楼)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紫金路58号。雕花楼,是这座宅院的俗称,它的正名为“春在楼”,因宅院座西向东,大门朝东开设,故取“向阳门第春常在”之意而命名。宅院面积5500多平方米,有照壁、门楼、前楼、后楼、附房等建筑组成,并呈纵轴线对称布列。前、后楼之间,有厢房和回廊联结,成走马楼形式。主楼三层,设计者充分考虑到天井和主楼的采光与通风,三楼收身两檩而呈“假三楼形式”,显得尤为科学。主楼设有中式和西式客厅。中式客厅采用传统风格,有鹤颈椽卷棚轩顶,立屏风,配红木条几及靠椅。西式客厅枭混线泥幔顶,镶红、橙、黄、绿、蓝五色玻璃隔扇,门窗均按西洋做法,厅内设沙发茶几。以便楼主按不同身份、不同习惯和要求,在不同的氛围中接待不同的来客。这样的配置,不仅体现了楼主的特殊身份,也使建筑反映出半殖……[详细]
轩辕宫正殿
  轩辕宫正殿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杨湾蒉家山麓。轩辕宫始建于唐,原有山门、碧霞元君祠、城隍庙、正殿、火神殿等建筑,现仅存气势雄伟的轩辕宫正殿和城隍庙。正殿曾作较大规模修缮,殿中安放花岗石轩辕黄帝像。殿前城隍庙今改为碑刻陈列室,存有明清时代珍贵石刻,陈列室中的阴亭制成于明正德年间,80年代在东山陆巷出土,系一仿木结构石筑,高3.58米,直径2.5米,六角形。六角形的每一面都有石刻,中间为藏尸骨之所。阴亭第一面刻有“叶时敬妻周氏之墓”,它是明代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弥足珍贵。殿朝向西面太湖,面阔三间,进深九檩,高10多米,单檐歇山顶,翼角翘起,出檐深远。角柱升起,有侧脚,楠木梁柱,形态自然而少斧削。柱枋斗拱前用真昂,后用上、下两层斜撑,尚存唐宋遗风。当心间辟殿门,两边设欢门式木栅窗。现存正殿建……[详细]
太湖西山石公寺
  石公寺,原名石公庵,位于苏州金庭镇西山岛上,是太湖第一胜迹石公山景区的一颗璀璨明珠。石公寺始建于何时,尚无详细资料可考,但是按照现存资料推算,至少在明代之前。明代著名孝子姚希孟(万历四十七年成进士,为南都掌院,著有《清閟全书》、《文毅集》。)曾有《石公山记》中记载“行数百武,至石公庵。庵面南,湖涌湍迅,洑在阶墀外,湖之旷而近,诸刹所不及。”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也曾前往石公寺。1814年,龚自珍留下名人尺牍续集卷九:“余以戊寅岁来游洞庭两山,有纪游诗一卷。庚辰春又游,补前游所未至,得诗不盈卷也。兹录四章,望舟中雅鉴。廉峰先生大坛坫是正,同岁生龚自珍敬状上。”小简后附诗云:“舟到西山岸,寻幽迤逦斜,居然六七里,无境不烟霞,遂发石公寺,言过神女家,云和风静里,已度万梅花。”。石公寺期间,因……[详细]
吴中北寺塔
  北寺塔位于北塔公园,是中国楼阁式佛塔,号称“吴中第一古刹”,始建于三国,相传是孙权为报母恩所建,因而得名报恩寺塔。北寺塔高76米,八角九层,雄冠江南。登高可俯瞰全城风光。塔的四周尚存部分明清时期重建的报恩寺殿堂建筑。位于塔东的不染尘观音殿,俗呼楠木观音殿,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现存殿宇为明万历时重建,是苏州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殿为重檐歇山造,面阔五楹,进深五间,内四架,前置檐廊,檐高7米,四周檐柱为抹角石柱,内柱用楠木。观音殿南建有一长廊,陈列着目前国内最大的巨型漆雕“盛世滋生图”也称‘姑苏繁华图”,长32米,高昂2米.。塔后有罕见的元代石雕“张士诚纪功碑”。塔北有古铜佛殿、藏经阁。古铜佛殿曾供铜铸三世佛,单檐硬山造,观音兜山墙,梁架、脊饰具有徽州建筑风格。藏经阁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原额梵……[详细]
苏州启园
  启园的园址原名叶家浜,是太湖边种稻养鱼的十余亩洼地。本世纪三十年代,东山人席启荪买进这块地,在临湖一边挖土,扩展到40余亩,耗资十万(当时币值),历时3年建成这座私家园林,所以又名席家花园。建园时,由著名画家蔡铣、范少云、朱竹云等参照明王鏊所建的“招隐园•静观楼”的意境进行设计,“临三万六千顷波涛,历七十二峰之苍翠”,寓意深邃尽得湖山之胜。园内主体建筑“镜湖厅”是位于山水层林之间的四面厅,为二层建筑,端庄雅致。厅的四面空旷,东面筑“五老峰”、“真竹假笋”,铺地用小石砌成图案,其间花木扶疏,有含笑、山茶、牡丹、桂花、红枫、腊梅、铁牙松,清幽悦目。特别月夜至此,更是媚人。园中复廊的隔壁辟图案各异的漏窗,隐约可见被隔断的园景,给人以遐想和游之不尽之感。复廊尽端及两侧缀以亭台,愈臻古朴雅……[详细]
光福香雪海景区
  邓尉梅花甲天下,望中无地不栽梅。光福早在西汉初叶就开创了种梅历史。明姚希孟曾在《梅花杂咏》一文中写道:“梅花之盛不得不推吴中,而必以光福诸山为最。”其时,一年一度的邓尉探梅,早已成为苏沪一带的习俗。原《光福志》载:“所谓二十四香花信风,唯梅信第一,帷时四方名流骚客,或寻胜,或探梅,舟车往来,络绎而至,极一春之盛。”邓尉探梅最好处,莫过于香雪海。香雪海位于光福镇西南的马驾山(亦名吾家山)。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江苏巡抚宋荦,登马驾山赏梅,有感于“遥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顷”的意境,遂提名“香雪海”,并题词镌刻在马驾山的石崖上,香雪海随之便名扬天下。1960年3月17日,香雪海被列为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石刻、亭、馆)。香雪海景区有闻梅馆、梅花亭、乾隆御诗碑等景点。“闻梅馆”位于马驾山腰,馆内……[详细]
紫金庵罗汉塑像
  紫金庵罗汉塑像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在洞庭东山西卯坞内。始创于唐代,清代重修。主要建筑虽仅为一殿一堂,但它因有南宋民间雕塑名-潮夫妇塑的“精神超忽,呼之欲活”的罗汉像而声名远扬。紫金庵大殿正面巍坐在覆莲座上的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迦叶和阿难侍立两旁;海岛观音壁立“三世佛”后;而各现妙相的十六罗汉分列于大殿两侧的佛龛内。紫金庵罗汉塑像造型十分准确,形体比例适度,姿态生动,容貌各异。有的在凝想,有的在假寐,有的在讪笑,有的在愁思,各种姿态雕塑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长眉”罗汉慈颜善目,满脸福相;“评酒”罗汉遍尝杜康,一副醉态;“伏虎”罗汉虽老态龙钟,然而却法力无边,只用手向老虎一招,那斑烂猛虎,竟如温柔小猫驯服在他的脚下0袍角;而“抱膝”罗汉则傲气横溢,认为降伏一虎,只不过雕虫小技。右壁那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