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周口市 > 太康县旅游

太康县文物古迹介绍

41、子羔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子羔墓
  子羔墓位于太康县城西北高贤乡宁庄村东150米处,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子羔墓高2米,周长44米。墓冢为长方形,南北长14米,东西宽8米。墓区散存有汉代陶片,虽群众传说是子羔墓,但实为汉墓。墓前原有祠堂,为清乾隆九年所建。有山门、大殿、东西厢房。山门书匾:先贤高子羔之墓。俱已毁。高子羔,名柴,字子羔,春秋时卫国人(一说齐人),孔子弟子。……[详细]
太康刘庄遗址
  刘庄遗址,俗称牛王堌堆。位于太康县城东南张集乡20公里的刘庄村南300米处。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刘庄遗址是一斜坡形土堌堆,最高处约6米,面积10000平方米。刘庄遗址内涵龙山文化、商周文化。龙山文化陶片以泥质灰陶居多,夹砂灰陶次之,泥质红陶极少。纹饰以方格纹为主,还有绳纹、弦纹、素面磨光。遗址东南端出土商代铜器五件,有爵、觚、卣、戈。……[详细]
高贤寿圣寺塔
  寿圣寺塔称高贤塔,位于城西北二十三公里高贤集东街,系明代建筑。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座北向南,通高35米,系六角实心,灰口,七级楼阁式砖塔。为等边六边形,第一级每边出380公分。第一级:外壁正面为门,墙饰石雕佛像6快,石碣3快,左墙饰石雕佛像17尊,石碣2快,右墙饰石雕佛像19尊,石碣2快。后面墙无门,饰石雕佛像19尊,石碣2快,左墙饰石雕佛像15尊,石碣2快,左墙饰石雕佛像19尊,石碣2快,内壁饰石雕佛像6尊,共饰石雕佛像101尊,石碣13快。从石碣碑文上可知该塔为明正德13年(公元1518年)建。第二级:外壁正面为门,饰石雕佛像4尊,左右壁各6尊,后壁墙也为无门,与前门相照,左右壁石雕数目与前壁相同,内壁饰石雕佛像4尊,共饰石雕佛像36尊。第三级:外壁……[详细]
冯异台遗址
  冯异台遗址位于太康县城东北4公里的城效乡冯异台村内。遗址稍高出地面,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9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冯异台遗址文化层厚1-3米。出土陶器有外交人员甗、鬶、豆、折沿敛口罐、大口尊,鬲。陶质以泥质陶居多,泥质红陶次之,纹饰有方格纹、篮纹、绳纹、弘纹及素面磨光。冯异台遗址属龙山文公、商周文化遗址。……[详细]
45、吴广塔
吴广塔
  小吴塔又称吴广塔,该塔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西逊母口镇小吴村内。它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吴广而建造的。塔高14.8米,系六角实心的六级砖塔,建于清乾隆年间,一、二两层为束腰式塔檐。余为仿木结构式样出椽头塔椽。四、五层有佛龛,龛内均有瓷佛,共计12尊。上为宝瓶式塔刹。该塔建筑技艺较为别致,属民间地方手法,在诸塔建筑中较为罕见。……[详细]
46、王渝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渝墓
  王渝墓位于太康县城东北高朗乡王坟村内。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王渝墓高2米,周长35米,圆锥形。据《太康县志》:王渝(1375-1450),字文清,号退翁,钝之子,生于明洪武七年,卒于明正统十四年。明朝进士,参与篡修《永乐大典》,留有《退翁文集》6卷,官拜户部朗中、户部右待郎。……[详细]
47、谢缵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谢缵墓
  谢缵墓谢缵退休后寓居洛阳,太康三年(282年)卒。在朝任博士的儿子谢衡辞官扶柩归故里,葬父于陈郡阳夏谢家堂(今河南省太康县老冢镇谢家堂村),自己在墓旁搭盖草屋,为父守孝三年。在此期间,素服攻儒学,见解精辟,誉满京都。元初,谢缵的34世孙谢成自江南回迁故土他的子孙们分居谢家堂、槐丘寺和柏岗等地。今天太康谢姓大都是谢成之后,谢家堂概莫能外。但也不排除谢衡南迁时留下一部分老弱病残,一直留居谢家堂。到了元代,又有谢成带回大批族人。两下合流,繁衍至今。墓地与谢家祠堂出太康县城南15公里到老冢镇,从镇上向西3公里来到谢家堂,它有800多人口,纯谢姓。村西,几乎和整个村庄等大的地面,苍翠的柏树遮蔽着绵延的家族墓地。墓地最北边,一座两倍于正常坟墓的土坟,便是谢缵公陵墓。自谢缵墓向南,一代代埋着的全是他的子孙……[详细]
玉皇阁遗址
  玉皇阁遗址位于太康县城西北17公里的高贤乡玉皇阁村北侧。2006年周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阁遗址是一快高地,南北长380米,东西宽240米,总面积91200平方米。有一条东西大路横穿而过,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断崖处暴露有灰坑,文化层厚约2米。玉皇阁遗址的陶器,灰陶多,器形大,器壁厚,有地方特色。陶质为泥质夹砂灰陶,也有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蓝纹、粗绳纹、细绳纹。从陶器的形纹饰特点看,玉皇阁遗址属二里头文化,商周文化遗址。……[详细]
谷庄遗址
  谷庄遗址位于太康县城东北马头镇谷庄村东北角300米处,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北端有一面积400平方米的夯筑台基,高2米,夯层厚10—12公分,当地群众称之为老堌堆。群众传说是唐立城的城角。谷庄村村民存放的地亩文书上还写有唐立城城角字样。据当地群众讲,在堌堆上扒砂礓时,发现过几十个铜箭头。 1978年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来此考察,确认是龙山文化商周遗址。1984年文物普查时只采集到战国时的绳纹板瓦,简瓦和1片春秋陶片。现状:保存完好。保护范围:重点保护区以老堌堆上的标志为坐标点向东、西各60米,向北26米至大路沿,向南224米。一般保护区以重点区线为基线向四周扩展30米。……[详细]
50、少康陵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康陵
  少康陵位于太康县城东南城关镇王陵村西20米处,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少康陵原高4米,周长80多米,墓冢近似圆形,该陵封土被王陵村社员拉走,墓冢基本铲平。近几年群众自觉拉土封成小墓冢。虽历代传说此陵是夏少康帝陵,但陵址遗物及几何图案墓砖居多,当属汉墓无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