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市 > 南湖区旅游

南湖区文物古迹介绍

41、双魁巷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魁巷
  双魁巷位于秀城区东北部,紧靠古运河,全长54米,宽2.5米,石板路面,是典型的明、清里巷建筑形制。双魁巷建于1917年,当时绍兴宋传箕在“洋关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此建有嘉兴海关故称“洋关”)购置一亩土地建造此巷,隐喻“鸳鸯”和“一花双魁”。据说宋原计划开设青楼,后因故未成,遂作民居。巷端有过街楼,下有砖砌券门,巷内共有楼房26间,分列两侧,门户相对,格局一致,均系砖木结构,门楣上还有浮雕图案等,门面为二门二吊窗,窗棂为花格装饰,东侧房屋之门梁为方木,西侧房屋之门梁为圆木,阴阳、凹凸之别,以便于识别。双魁巷建筑艺术粗犷中带有精细,紧凑中保持整洁,具有明清江南水乡的“一街一河”、“人家尽枕河”、“曲水深巷”的风情特色,是城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旧式民用建筑。1981年双魁巷被列为……[详细]
沈钧儒家族墓
  沈钧儒家族墓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长秦村8组,东临陆泾港,南200米处为沪杭高铁,坐西朝东,总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是沈钧儒夫妇、沈钧儒父沈澡卿和其他家族人员的坟茔。沈钧儒墓碑上刻有“张梦婵夫人沈衡山先生之墓”、“民国丙子年二月立”。现墓碑由当地政府仿原物制作,原碑于1998年6月移置于沈钧儒纪念馆内。1963年沈钧儒逝世后,其骨灰埋葬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内,此墓仅葬有其妻张梦婵。沈钧儒夫妇墓北面为其父亲沈澡卿之墓,墓碑上刻有“清故朝议大夫秀水沈澡卿公之墓”。沈钧儒(1875~1963),字秉甫,号衡山,原籍嘉兴,清光绪时进士,中国法学家,政治活动家,曾任民盟中央主席,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职。沈钧儒是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在中……[详细]
43、觉海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海寺
  觉海寺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斜西街435号,始建于南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旧称报忠观,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改观为寺,至正末年因战争遭毁,明永乐十五年(1417)重建,清雍正十一年(1733)奉敕改名为“觉海寺”,雍正十二年(1734)授御书“觉海寺”匾额,清代名僧玉琳琳国师任主持,属佛家“禅宗”的“临济派”。寺院中轴对称,面积6132平方米,中轴由南向北依次为前殿天王殿、中殿大雄宝殿、后殿三圣殿;中轴西由南向北依次为钟楼、二层楼厢房、地藏殿;中轴东由南向北依次为库房、斋堂、厨房、厢房。另外,南大门西侧设有法物流通处。寺内仅三圣殿为明代建筑,其余皆为建国后重建。三圣殿屋架由楠木修成,寺内供奉朱天君像(祭明末代皇帝崇祯,为原物),反映了当时复明的民族思想。觉海寺历史悠久,在全国佛教……[详细]
唐兰故居
  唐兰故居位于嘉兴市新嘉街道秀水兜社区106号。唐兰(1900—1979),嘉兴人,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古文字学家、青铜器学家、先秦史学家、诗人,曾任清华、北大教授、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等职。一生著述很多,著有《古文字导论》、《殷墟文字记》、《天仪阁甲骨文考释》、《中国文字学》等,对中国古代史有独创见解,对青铜器铭文的考证和断代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还精通书法篆刻艺术和诗文,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此屋为其少年时代读书时的旧居,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坐北朝南,原由天井、二层楼房、厢房、小平房及院子所组成,占地面积约180余平方米。楼房东间和厢房现由唐兰的弟媳及侄子居住,三间小平屋内仍保存着唐兰先生生前用过的木橱、书桌、椅子、茶几等物。故居作为唐兰先生童年居所,见证了先生的成长历程,对于纪念其光辉的一……[详细]
马家浜遗址
  马家浜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代表遗址,距今约6000年。遗址分上下两个文化层:上层以灰黑色黏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包含物有兽骨、石镑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下层为含有大量腐烂的兽骨碎片的黑色黏土,包含的兽骨比上一层更多,还有骨锥、骨针以及石斧和陶片等。在上下层交接处的淤泥中发现了墓葬,出土30具人骨架。出土的器物有穿孔石斧、陶豆、罐、盆、玉珠等。从出土器物分析,当时马家浜居民的生活以狩猎为主,采集和捕捞为辅。马家浜遗址以其鲜明典型的文化特征,受到考古学界重视,并命名为马家浜文化,确定了它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马家浜文化的确立揭示了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文化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作用提……[详细]
46、冷仙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冷仙亭
  冷仙亭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丁家桥社区秀州路偏北原地名项家漾,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建。冷谦,字启敬,武陵人,明洪武元年(1368)为协律郎,后侨居嘉兴,随知识渊博的海云沙陀求学,以博学多才闻名,并精通医药秘方,名望甚大,得嘉兴民间爱戴,其居地称为冷仙亭,后改为冷协律祠,专门祭奠冷谦。冷仙亭建筑原有仙家殿、玉皇殿、斗母殿、冷仙亭及清泉一剑池古井。仙家殿、亭等现已无存,仅存斗母殿,殿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面积约600平方米,三开间,五进深,为抬梁式,金瓜柱,不施斗拱。小方格落地门窗,墁地铺方砖。殿前有古井一口。今属嘉兴市佛教协会,供有四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住有僧人。冷仙亭在嘉兴历史上有一定影响力,对于研究地方史以及宗教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详细]
秀州中学旧址
  秀州中学旧址位于南湖区建设街道丁家桥社区环城东路75号,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近代西式教育中学。现存建筑包含校史楼和行政楼,总占地面积约353平方米。校史楼系二层洋楼,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属典型的西式风格建筑,通面阔25.24米,通进深7.74米。墙体用青砖平砌而成,屋顶铺设洋瓦。1946~1949年作为外籍教师宿舍,解放后借予“地青委”作办公室使用,2000年修葺后作为校史陈列馆。行政楼系二层洋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属典型的西式风格建筑,通面阔14.27米,通进深11米。墙面用青砖平砌而成,屋面铺设洋瓦。原为校长住房,1956年左右改为行政办公楼。秀州中学是嘉兴近代第一批西式教育学校,其建筑均为洋人设计建造,在嘉兴近代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0年公……[详细]
48、秀城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秀城桥
  秀城桥位于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秀城桥社区芦席汇南,据《竹林人圩志》载,桥始建于明景泰元年(1450),以依城郭、横跨秀水而得名。桥南北走向,系单孔有栏石拱桥,全长36.5米,面宽3.71米,拱跨约11.36米,矢高约5.5米,南、北两侧桥坡分别有台阶27级和35级。拱圈由条石纵联分节并砌而成,金刚墙错缝平砌。桥栏存望柱7个,其中桥顶方形望柱3个,素面无纹饰,桥南北落坡旁圆形望柱4个,呈莲花头状。东西桥额刻“重建秀城桥”,桥顶栏板刻花草纹,桥身西侧楹联刻“帝道遐昌,兴水利而济涉;皇口巩固,乐民以便成梁。”东侧上联已风化无法辨识,下联刻“凭眺一濠,是号秀城之胜概。” 秀城桥是嘉兴市区仅存的少量石拱桥之一,历史悠久,造型美观,所处位置是嘉兴最早的商业中心,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1年公布为……[详细]
嘉兴大曹王寺
  嘉兴大曹王寺 嘉兴大曹王寺坐落在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古迹众多的江南水乡,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蒋薰诗曰:“望得江南十里春,曹王寺外踏青频”。相传大将军曹彬在平定浙江时,为了保全浙江百姓生命而无法完成使命,最后毅然以自刎作为复旨,江南老百姓为了纪念他而建此寺,因称为大曹王寺。寺院规模宏大,占地四十余亩,早在宋、元时期即已是嘉兴著名的旅游圣地。在明代有清明“游曹王”之说,香客不远数百里而来,赶庙会三天。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每岁三月,乡人市女烧香者万计。”每年的清明节和八月初二庙会仍是人山人海、接踵而至,不仅四周乡邻的善男信女集于此,还有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常熟的香客和护法信众也纷纷踏至而来,商贾环寺成市,到清代更是成为集镇。如今是南湖区主要旅……[详细]
辅成小学校舍楼
  辅成小学校舍楼位于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瓶山社区少年北路辅成小学内,建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总占地面积2236平方米,包含教学楼和行政楼。教学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通面阔47米,通进深43米,系二层四开间楼房。楼北延伸出一个大礼堂和2个教室,平面呈“山”字型,屋顶铺设洋瓦,墙体用青砖砌筑,门窗为拱形,属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此楼原被嘉兴高专、一中用作宿舍楼,后被实验小学、辅成小学用作教室;行政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通面阔29.48米,通进深7.3米,系二层二开间楼房,屋顶铺设洋瓦,墙体用青砖砌筑。此楼原为宿舍楼,后被实验小学、辅成小学用作行政办公楼。辅成小学在嘉兴教育界有较大影响,建筑具有明显的西式风格,对于研究嘉兴近代教育史和建筑史,均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2000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