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 > 迎泽区旅游

迎泽区文物古迹介绍

太原文庙
  文庙(第三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太原市迎泽区文庙巷3号太原府城之文庙,原在城西县前街(即令府西街西段)一带,规模虽壮观,但远不及今文庙。清光绪七年(1881年),汾河决堤,文庙毁于大水。水退之后,山西巡抚张之洞,遂在原崇山寺的废墟(今文庙址)之上,大兴土木,新建文庙,文庙巷之名称亦得于此时。新建的文庙,占地13000多平方米,由亭、殿、门、庑、祠,组成三进院落,利用前崇善寺末毁的零星建筑,较之原庙更为恢宏、庄重、婉雅、俊逸。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原文庙的功用,由奉祀孔圣人逐渐发生了演变,到1920年,文庙改辟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新中国诞生后,于1951年,将一大批劫后余生的文物,收藏于此,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山西省博物馆”。如今已是一个收藏和保管有陶器、青铜器、雕塑、书画等9万余件文物、陈……[详细]
太原双塔寺(永祚寺)
  永祚寺,民间俗称“双塔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岗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初名“永明寺”,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易名“永祚寺”。清初又续建了山门,完善了禅堂和殿宇,形成了一座小规模的寺院。但在战乱岁月,古寺饱经沧桑,到民国末期,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多次维修。新建碑廊,仿建前院,广植牡丹,使古刹面貌一新。永祚寺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依山而建,坐南向北,三进院落。自北面山门而入,第一进院是20世纪80年代仿明代形制扩建而成,两厢为配殿,辟为展室,称陈列院。第二进院为“祗园胜景”,称牡丹院,遍植各色牡丹,具有北方园林的韵味;向东伸展建成的展室,陈列着从市内搜集来的碑刻、造像等。第三进院为“永祚……[详细]
太原白云寺
  白云寺俗称南十方院,在太原城区东南8公里的红土沟。它在我市诸多十方院中,以规模宏大、布局别致、环境幽雅而著称,列为十方院第一。它是全太原市有名的景点之一。此寺利用土沟高低地势凿修磴道,拾级而上是山门殿,殿额高悬“白云寺”三个贴金大字,左右门的门楣上 书“真境”和“光寐”。寺前置石狮一对,给人一种幽深肃穆之感。殿内四角塑四大天王,大肚弥勒佛端坐殿中央,弥勒佛背后是韦驮。韦驮身穿铠甲,手执金刚杵。韦驮的塑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上;另一种是右手叉腰,左手握杵尖拄地。韦驮手执金刚杵的姿势很有讲究,据佛门规定,凡是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上的寺院,是接待寺。反之韦驮杵拄地、右手叉腰的寺院,即为不是接待寺,游方僧尼一望便知。此寺的韦驮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上,显然是接待寺,所谓接待寺,……[详细]
崇善寺
  崇善寺(第一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原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更名崇善寺。崇善寺创建于隋唐之际,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障的三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其母高皇后,在该寺原址上大行扩建,洪武二十四年修建落成。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部分建筑被火烧毁,现仅存主体建筑大悲殿。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座落在高台基上,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瓦顶为黄绿色琉璃剪边。上层檐下斗栱单翘重昂七踩,下檐斗栱重昂五踩。殿内柱子仍袭唐宋旧制。殿内设有天花板,全部采用沥粉彩绘。周围檐柱侧脚明显。殿内佛坛上供有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及千钵文殊和普贤三尊塑像,通高均在8米以上。与大悲殿同属明洪武年间遗物。寺内保存有宋、元、明版藏经,大都有确切纪年。殿内还保存着两套明代壁……[详细]
太原碑林公园
  人说山西好风光,汾河两岸稻花香,当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汾河东岸飘逸出浓郁的涵墨芳香--一座专门收藏和展示明清书法墨迹精品的综合性旅游景点碑林公园。碑林公园的建设,是太原市委市政府1990年、1995年为太原市民办的实事中的项目,总投资676万元,它是我省文化建设迈上新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碑林公园位于汾河东岸,劲松路西,北起康乐街,南至双塔西街,迎泽大街山西国际大厦往南800米处汾河公园旁。公园占地13728m2、建筑面积4577.01m2、碑廊489.6延长米、草坪5800m2、水面1100m2,园内植物总数2134株,各类花卉400株,品种88种,绿地率和植物完好率达到52.7%和98%。它是一座初具规模新型的专业性强的文化公园。碑林公园以收藏、展示、鉴赏和社会教育及旅游观光为主要功……[详细]
崇善寺大悲殿
  崇善寺大悲殿时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崇善寺大悲殿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崇善寺街9号,原为隋炀帝行宫,唐初称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后来又叫新寺,明代时,更名崇善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第三子朱棡为纪念其母,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被火焚毁,仅存主体建筑大悲殿。大悲殿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明初官式木构建筑。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剪边,通高近20米。前檐明、次间设四抹方格隔扇门,梢、尽间设隔扇窗。后檐明间设板门,可前后通行。檐柱侧脚明显。斗栱布局疏朗,上檐斗栱七踩单翘重昂,下檐斗栱五踩重昂,除下檐尽间无平身科外,其他逐间两攒。殿内柱网布列规整,仍袭旧制。殿内设井口天花,施沥粉彩画,上部梁架全部用草栿做法。大殿现存建筑……[详细]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太原市文瀛公园文瀛湖南岸,占地10亩,建筑面积5820平方米。这里原是明清时期山西的贡院,1906年创办山西公立中学堂,1913年更名为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校。省立一中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太原市暨山西省中共党团组织的诞生地,被称为山西革命史上的“南湖”,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四运动时,省立一中的进步学生与其他学校的进步学生一起,与当局进行坚决的斗争,取得了胜利。高君宇、王振翼、贺昌、王瀛、张叔平、张友清、彭真等大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就读于省立一中,并从事革命活动。1921年5月,以“唤醒劳工,改造社会”为宗旨的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在省立一中成立,这是山西省成立的第一个团组织。1924年5月,高君宇受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的委派,……[详细]
国立山西大学堂旧址
  山西大学堂旧址山西大学堂旧址(第三批省保)时代:1902年地址:太原市迎泽区侯家巷9号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设立的新型大学之一,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利用清政府“庚子赔款”兴建。山西大学堂旧址规模宏大,布局整齐,建筑风格为中西结合,是近代中西文化合璧的实物例证。现存主要建筑为山西大学堂大礼堂。大礼堂,为当时全省唯一的无大梁和内柱的新式建筑。礼堂由主楼与两侧翼楼组成。主楼宽三间,拱券式门洞,其上楼身两层,顶部辟有平台,上建方形钟楼一座。两侧翼楼宽各10间,高二层,下辟拱券式门窗洞,上为方形窗洞,窗口上装饰有西洋式倚柱,两坡水屋顶,建筑外观平衡对称,具有韵律感。2013年5月,国立山西大学堂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双塔烈士陵园
  太原双塔烈士陵园,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双塔南巷甲字8号,始建于1954年,因毗邻“双塔”而得名。陵园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分纪念厅、墓园两大部分。纪念厅是并立的三座高大水泥结构建筑,正厅三层,仿歇山式建筑为骨灰室。厅内有高君宇等革命烈士事迹展览。陵园墓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墓区安葬着刘天章等烈士遗骨,称“三烈士”墓。墓冢为汉白玉筑砌,呈球形。墓丘广场的对面建有用红色花岗石、汉白玉、墨玉砌成的象征世界永久和平的烈士碑。烈士墓区共2800平方米,安葬着为太原解放事业而牺牲的430名烈士,这里青松围抱,翠柏环绕,肃穆庄严。攻克双塔寺1949年4月19日23时,解放军开始在太原全线发动城垣外围歼敌战。十九兵团司令员把攻克双塔寺的任务交给了63军。22日6时,我军开炮轰击,眨眼就压制了敌人的观察所,并……[详细]
太原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是太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儿童公园北端。原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创建的劝工陈列所,亦称劝业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层硬山式楼房,上下层均出檐有廊,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326平方米。1912年9月18日孙中山先生到太原视察,19日下午在文瀛公园劝业楼二层向太原各界群众凭栏发表演说,高度评价辛亥革命山西武装起义,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莅晋这一大事,1986年5月,将劝业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孙中山纪念馆位于太原文瀛湖畔。该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晚清和民国期间是专门用于陈列山西土特产和手工业品的场所,故名“劝工陈列所”。1912年因孙中山先生在此发表振兴实业的演讲,遂更名为“劝业楼”。1986年改为孙中山纪念馆。纪念馆为一幢坐北向南、红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