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房山区旅游

房山区文物古迹介绍

房山灵鹫禅寺
  介绍:灵鹫禅寺位于房山区坨里乡北车营村谷积山,建于元代。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有山门、二进殿宇和4块石碑。山门与第一进殿之间,左边有明正统五年(1440)四月八日碑记一块,额篆书“敕赐灵鹫禅寺”。第二进殿是正殿,无梁建筑。第二进殿后搪墙两旁,立辽、元碑各一块。辽碑为大康四年(1078)四月十五日立。元碑为“大元至正七年(1347)三月”立。寺东配殿南侧有正统五年(1440)四月八日立“敕赐灵鹫禅寺兴建记”碑一块。旁有小石狮一尊。寺后台地上有圆通殿一座。在谷积山中,还有古塔三座。分别立在三座山上,铃档塔建于明代。鞭塔建于辽代,东塔也称和尚塔。明成化十五年(1479)所建,山上还有张公、华公太监墓。景点位置北京房山区坨里乡……[详细]
姚广孝墓塔
  姚广孝墓塔,建于明代永乐年间,位于房山区常乐寺村北。为八角形九级密檐式砖塔,坐北朝南,通高33米,整座塔坐落在一级四方形的平台上。最下面是八角形基座,基座上立有两层八角形须弥座。须弥座式塔座束腰浮雕寿字和菊花、莲花和西番莲花的造型图案,其上为三层外顷的莲花瓣。中间塔身,四正面雕仿木隐作隔扇假门,其它四面则雕有仿木棂假窗。正面门楣之上嵌方石一块,其上楷书:“太子少师赠荣国恭靖公姚广孝之塔”。塔身往上是九层叠涩檐,各角均悬铜铃,风吹作响,声音悠扬。塔刹铁制,装似葫芦,为莲花形刹座的仰莲托着球形刹身,刹杆串起的相轮、圆光、仰月和宝珠,构造清秀匀称。日伪时期,此塔被盗。刹由八条铁链锢之于檐角上。姚广孝墓塔整体结构匀称,塔身上的花卉图案别致,且雕刻精细。整个塔身轮廓清秀而挺拔,充分体现出明代塔的建筑风……[详细]
蔡庄土城遗址
  蔡庄土城遗址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南尚乐镇蔡庄村。1959年发现。土城范围北至蔡庄500米,南至板城1500米,西至北庄500米,东至王家碾1000米左右(板城、北庄、王家碾今属河北省涞水县)。城大体呈正方形,长、宽各约300米。仅存东、西、南3面,北城墙早年被河水冲毁。东南、西南两城角保存完整,高约3.5米。南墙和西墙中部各有一处向外突出。城墙为板筑,墙上遗有柱孔一排,柱孔间距1.5米左右,孔径为6厘米。夯窝、夯层清晰明显。夯层厚13~15厘米,夯土内含较多夹砂褐陶绳纹陶片。夯层间有铺草痕迹。夯窝呈圆锥状,直径3厘米左右。遗址地表有大量陶器残片,均为夹砂陶,有红、灰2种,纹饰以粗绳纹为主。地表采集标本器型有夹云母灰陶鬲罐、夹砂灰陶板瓦、筒瓦等。还发现过瓮棺墓、铜铁箭镞等。……[详细]
白水寺石佛
  白水寺石佛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燕山公园内,原名白水兴隆寺,寺前有白水山溪淌过,故称白水兴隆寺,白水寺乃其俗称。白水寺中有三座石雕巨佛,又俗称大佛寺,白水寺为房山著名的寺院,明清两代白水寺冠以“白水异浆”列入房山八景,现在的白水寺为明代所建。白水寺石佛立于石阁内盘形石雕莲花座上。白水寺石阁是一座由花岗石构筑的仿亭阁式无梁建筑,南向,建筑平面呈方形,阁内上部穹隆顶,中央雕龙头藻井,两侧开两洞对称的券形石牖。石佛以花岗岩雕制而成,中间为释伽牟尼,左为阿难,右为伽叶。释伽牟尼高5.8米,阿难、伽叶稍矮一些,三尊石佛线条清晰,衣纹流畅,造型古朴,是古代石雕艺术中的珍品。白水寺石佛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石佛,是研究北京佛教文化与佛教造像的重要实物。……[详细]
25、铁瓦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瓦寺
  铁瓦寺位于房山区河北镇政府院内,因殿顶满铺铁瓦而得名。铁瓦殿座北朝南,北靠青山,面对大石河。寺院内古柏苍翠,寺后清泉汨汨流淌,景致优雅。泉水长年不断,顺暗沟流入大石河。山门的额楣上嵌匾:楷书“铁瓦禅林”;进山门,两旁各有配殿两间,均厚檐、清水脊;正殿是始建于大明正德年间的铁瓦殿,为清康熙32年重修。铁瓦殿圆柱形建筑,高6米,直径5.8米,发券门窗,殿顶采用攒尖做法,6条脊身朝6个方向垂下,把顶分成6个扇面。顶上满铺铁瓦,共计有458块。每块长0.31米,直径0.13米。瓦表多有铸字,如“菩萨顶正德十年(1515)造”、“五台山菩萨顶铁瓦寺”等。殿尖由宝珠收拢,殿脊和刹也是铁刺,用铁约3000公斤。类似建筑,世界少见。……[详细]
贾公祠公园
  贾公祠公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二站村西南,为纪念唐代著名诗人贾岛而建。贾岛,字浪仙,晚唐最著名诗人之一。清康熙三十七年,时住房山知县罗在公拨地30亩,在石楼二站村筹建了贾公祠,由于历史原因被拆毁。2003年为弘扬历史文化,恢复文物古迹,由北京韩建集团自筹资金3200万元进行修复。总占地面积36188平方米,建筑面积3040平方米,整个格局按唐代风格建造。贾公祠公园分东、西两区:东区为祠区,占地683平方米,建有贾公祠主殿“骚坛异帜”,西配殿“月下斋”,东配殿“瘦诗轩”。西区为文化区,占地1765平方米,主殿“书画堂”,东配殿“文靖流远”,西配殿“云峰西映”。殿内重塑了贾岛塑像、生平及著名诗句。……[详细]
房山下寺石塔
  介 绍 下寺石塔位于房山区张坊镇下寺村北3.5公里处。始建于唐代。 石塔坐北朝南,方形,高3.7米。通体采用汉白玉石制成。基座用块石垒成。中间用四块厚板石组成方形佛龛。龛的南面设券门。门两侧各浮雕金刚力士,反映出唐代雕刻技艺。自门向里,正面石壁上又一组浮雕:释迦牟尼端坐中间,两侧各有他的弟子1个。这组雕像高0.4米,宽0.44米。佛塞西壁石料脱落,上部是仿楼檐7层,各层檐采用叠涩做法,每两檐间线刻缠枝花宝珠塔刹。塔的整个造型呈笋状。此地原有上寺和下寺。下寺村就是以寺命名的。上寺就在石塔旁。塔北侧发现了大量的唐代砖瓦、瓷片等,塔西悬崖问有羊肠小径,石壁上有打凿的文字“上天桥”、“仙仁水”、“如来愁”。房山房山……[详细]
28、万佛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堂
  万佛堂位于房山区西北云蒙山南麓,有殿宇3座,为青砖发券无梁殿,该殿始建于唐朝,曾名“大历禅寺”,现称“大历万佛龙泉宝殿”,为明万历年间重建,殿内墙壁上有唐大历五年镶嵌的长23.08米,高2.47米、由31块汉白玉镌刻的“万菩萨法会图”巨幅浮雕,其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难得的一件唐代浮雕艺术珍品,万佛堂的下面是天然形成的溶洞-孔水洞,洞中有泉,水势汹涌,其源头深不可测,房山八景之一“孔水浮舟”便指此地,洞口有碑记,洞内岩壁有隋唐时期的刻经和石佛造像,1982年孔水洞一度干涸,清淤时出土7条小金龙,又为此洞增添了神秘色彩。地址: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磁家务街类型:古迹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电话:010-65130828门票信息:免费开放。……[详细]
琉璃河大桥
  琉璃河大桥位于房山区琉璃河北的京石公路上,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其规模仅次于卢沟桥,原为木桥,每到汛期常被冲毁,嘉靖十八年(1539年),开始修此桥,于嘉靖二十五年建成,石桥南北向,横跨琉璃河上,全长165.5米,宽10.3米,高8余米,共9孔,中孔最大,拱券正中雕有精美的兽头,桥体全部用巨大的石块砌筑,桥上建有实心栏板和望柱,其上均雕有海棠线等纹饰,嘉靖四十年(1561年),向南北两方修路堤,堤宽19.8米,高近4米,总长约2000米,堤面铺以巨型条石,为传说中的五里长街,从修桥到路堤建成,前后20余年,琉璃河石桥,是北京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石桥之一。琉璃河大桥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大桥横跨大石河,是房山区境内最大的石拱桥,规模仅次于卢沟桥。琉璃河大桥始建于嘉靖十八年,历时7年乃……[详细]
金陵遗址
  金陵遗址位于房山区车场村至龙门口一带的云峰山下,距市区48公里,云峰山又称九龙山,因其有九条山脊如九龙奔腾而得名,金陵原在黑龙江省阿城县,公元1153年建都燕京(北京)后,于1155年迁来太祖睿陵和太宗陵,在云峰山脚下,修建了北京地区第一个皇家陵园,1156年又迁来始祖等10个帝陵,后熙宗、世宗、章宗、睿宗、显宗等也陆续葬于此地,金陵故此得名,陵区内还葬有皇子及重要大臣的“诸王兆域”,1985年,文物部门开始对金陵遗址调查和试发掘,已发现石雕、碑记、御路和建筑构件、遗址等大量宝贵文物。金陵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麓的金陵,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区年代最早的帝王陵。明天启年间,因后金政权(就是后来的清朝)崛起,明皇朱由校(末代崇祯皇帝朱由俭的哥哥)惑于术士之说,认为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