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西城区旅游

西城区文物古迹介绍

北京宋庆龄故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故居,分别坐落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武汉黎黄陂路口沿江大道161-162号,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重庆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国家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都文明旅游景区。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是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的旅游景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已经荒芜凋敝。后-总理受党和政府委托,筹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的住宅,于1961年将这座王府花园整饬,并在原有建筑迤西接建了一座两层小楼,辟成了……[详细]
白塔寺(妙应寺)
  妙应寺白塔位于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故俗称“白塔寺”,是我国重点保护文物。该寺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初名大圣寿万安寺,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曾遭火焚,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再建,改称妙应寺。因寺内有通体涂以白垩的塔,俗称白塔寺。现寺内的建筑大都为清代所建,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为元代遗物,至今已700余年。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保存至今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的一座藏式佛塔,也是中尼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寺由四层殿堂和塔院组成。院中间耸立着白塔,四周各建小角亭一座。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台基高9米,塔高50.9米,底座面积1422平方米,台基分三层,最下层呈方形,台前有一通道,前设台阶,可直登塔基,上、中二层是亚字形的……[详细]
北京图书馆
  目的地介绍  北京图书馆是中国的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五大藏书过千万册的图书馆之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兴学校,废科举,湖南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图书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以体仁阁大学士兼掌学部,次年为筹建京师图书馆购湖州姚觐元“咫进斋”和扬州徐乃昌“积学斋”私人藏书入京,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雇人把若干种书抄成副本,原本供于京师。宣统元年(1909年),学部上《筹建京师图书馆折》,9月9日被奏准兴建京师图书馆,任命缪荃孙为监督,徐坊为副监督,杨熊祥为提调,设馆于什刹海广化寺,次年京师图书馆成立,是为北京图书馆之前身。   京师图书馆初建时,所藏图书取自国子监南学和内阁大库,包括明代皇家图书馆文渊阁藏书和南宋辑熙殿珍本,还采进敦煌石室所藏唐人写经本八千卷以……[详细]
北京李大钊故居
  目的地介绍李大钊生前曾在北京的五处住过。西城区石驸马后宅35号是其1920一1922年时的居住之所,也是居住时间最长的一处,现为新文化街文华胡同24号。李大钊北京故居位于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文华胡同东起佟麟阁路、西至闹市口中街,清朝时被称为石驸马后宅胡同,解放后改为现名。故居是一座平常的三合院,院门也是最普通不过的墙垣门,如果不是门口的文物保护标志,估计没有人知道这竟会是李大钊的故居。故居正在维修,里面搭建的临时建筑也正在拆迁。李大钊在这里居住时,正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他领导和参加了多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活动,很多重要的会议都是在这里召开的,他在五四时期的许多重要文章(包括《庶民的胜利》)也是在这里起草的。1920年陈独秀离开北京前往上海组建党组织,临行前曾与李大钊……[详细]
北京郭沫若故居
  目的地介绍郭沫若纪念馆坐落在前海系街18号,1988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为庭院式四合院建筑,晚清时曾是恭王府的马号,民国初年营建为一所中西合璧的宅院。郭沫若先生在这里渡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郭沫若故居原是清代权相和环的一座花园,后和宅被抄没,花园遂废。同治时成为恭亲王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年间,其后代把王府和花园卖给辅仁大学,把此处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宅园。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使馆所在地。故居大门外马路对面有一座砖照壁,大门里一条小径直伸到一座坐北朝南的垂花门前。该故居由-题写金字门匾,至今保持着先生在世时的面貌,四个展室分别以历史图片和珍贵文物概括地介绍了郭沫若先生在诗歌,戏剧,文艺理论,古文字研究和古代社会研究等各学科领域中的不朽建树,展示了他在国际和平运动……[详细]
牛街礼拜寺
  牛街礼拜寺位于北京市广安门内牛街,是北京市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清真寺。牛街礼拜寺始建于辽代统和十四年(996年),明朝正统七年(1442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经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修葺。全寺主体建筑有礼拜殿、梆歌楼、望月楼和碑亭等。礼拜殿由三个勾连塔式屋顶和一座六角攒尖亭式建筑组成,左右以抱厦相衬,殿宇宽敞。殿内壁龛通身雕刻有阿拉伯文和各种花卉图案,普柏枋和天花板上画有绚烂多姿的彩绘,显得十分华丽。礼拜殿的正前方是梆歌楼,是一座歇山顶重檐的方亭建筑。梆歌楼是作礼拜前登楼向教民报告时间用的,所以又叫宣礼楼或唤醒楼,它的前身是宋、元年间修建的尊经阁。望月楼平面呈六角形,重檐攒尖顶,构件装饰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教风格。寺内还保存有两方阿拉伯文碑碣和一口重达900公斤的铜香炉,均为明清遗物。牛……[详细]
德胜门箭楼
  介绍德胜门箭楼位于北京内城北城垣西侧,北二环路西段北面,属西城区。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德胜门为北京内城的九门之一,它原有城楼、箭楼和瓮城等建筑,如今瓮城及城楼均无,唯箭楼孓然独存。箭楼雄居于砖石结构的高大城墙之上,城台高12.6米,墙体有收分,东西宽约39.5米。箭楼坐南朝北,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其俯视平面为倒“凸”字形,前楼后厦合为一体。三座过梁式门朝南开,北侧楼体面宽7间,东西度34米,南北宽12米。南侧庑座面宽5间,东西宽25米,南北宽7.6米,楼体高19.6米。楼上下共有四层,并有箭窗82个,其中北侧48个,东西两侧各17个,作为守城时对外射击的孔道。1982年在此设立德胜门箭楼文物保护管所,并在二、三、四层举办了德胜门和北京地区历史展览。二层展室为“德……[详细]
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故居位于雨儿胡同中部,东邻南锣鼓巷。据传此宅为清代中晚期内务府一总管大臣的宅子,后分割出售。新中国成立后由文化部购买,作为画家齐白石的住所。由于老人思念在西城的旧居,在此住了不长时间便迁回西城,此地便改为齐白石纪念馆(在他生前成立的)。“文革”期间,纪念馆被撤消,改为北京画院。现为北京画院《中国画》部和北京美术家协会所在地。该宅院建于清代中晚期,13号院仅为原宅院的一部分,是较完整的单体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一间(不是原来的大门),倒座房两间。院内南、北、东、西各有三间房屋,均为硬山顶合瓦过垄脊屋面,前出廊子。廊步明间有雀替,尽间上有倒挂楣子,下有坐凳栏杆。房子之间由转角廊相连。北房带东西耳房各三间,南房西接顺山倒座房三间。各房墀头处均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各廊间的走马板处有书法篆刻砖雕,……[详细]
西便门明北京城墙遗迹
  介绍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此处遗址是内城的西南角城垣。因年久失修,逐渐倾塌,“文革”中城砖大部被拆除,仅留100余米长的残迹。1987年市文物局与西城区政府拨款150万元,拆迁违章建筑和临时住户,修复城墙,保留7处断面遗迹,并修复了旧楼,改造周围环境并进行绿化美化,使之成为现代文明、古代文化交融的北京城中又一处景观。交通天桥乘917支线(韩村河方向)到璃河村站下车。北京西城区……[详细]
纪晓岚故居
  纪晓岚故居在珠市口西大街241号。位于珠市口西大街路北,即晋阳饭庄处。饭店保持两进四合院,前院的藤花和后院的海棠都是当年的旧物。1931年,余叔岩、梅兰芳在草堂旧址组办“国剧学会”、“国剧画报社”和“国剧传习所”。纪晓岚(1724—1805),名购,字晓岚,河北献县人。清学者、文学家。官至协办大学士。领衔编纂《四库全书》,写了200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旧址位于虎坊桥,原为雍正时权臣、岳飞二十一代孙岳钟琪的住宅,后纪晓岚在此居住了三十余年,他于1805年去世后,因在珠巢街还有宅院,其子孙便将此宅“割半赁”与黄安涛,此后屡易主人,至1958年10月1日,晋阳饭庄在此开业,就再未有变迁。由于纪晓岚故居的产权归属晋阳饭庄,故仍由晋阳饭庄管理。这也许就是没把散存在别处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