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旅游

泰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高港口岸雕花楼
  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江南木商姚氏在口岸始建雕花楼(现东楼)。民国初年,该楼易主于经营长江航运的本地儒商李松如。李按照原楼风格续建了西楼和厢楼,扩建了楼外园林工程,历时三年之久。2002年,口岸雕花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亭台楼阁百媚千娇、雅致玲珑,轩榭廊舫曲水流觞,锦绣华章。精美绝伦的木雕“福如东海”、“犀牛望月”,生动形象的砖雕“狮子盘球”、“琴棋书画”,寓意深刻的石雕“五福临门”“五福盘寿”,精华韵味,抒情敛性,皆为当时雕刻艺术的经典之作。《从奴隶到将军》、《无雪的冬天》、《东进序曲》等电影曾在此拍摄取景。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口岸雕花楼清代泰州市高港区地址:泰州市高港区金港南路五一桥南侧类型: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电话:0……[详细]
黄桥战斗旧址
  黄桥战斗旧址包括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黄桥决战支前委员会旧址4处革命旧址。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旧址为原私立黄桥初级中学校址,建于1924年,系仿德式建筑;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为清代民居丁家花园,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故居;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旧址为清代民居严复兴油坊会客楼;黄桥决战支前委员会旧址为明代何斐御史府第,清代扩建为黄桥何氏宗祠。2006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靖江岳庙
  靖江的岳庙原为生祠,建于岳飞在世之时。闻名遐迩的岳飞故乡河南汤阴的岳庙、杭州西湖的岳庙,均在岳飞死后兴建,因而靖江的岳庙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庙了。岳王庙,正中大殿名思岳殿,宋式建筑,敦重庄严。两边抱柱槛联镌刻的是“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字体端丽秀逸。岳飞坐像置于殿中,头戴红缨帅盔,身着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神态英武,表情肃穆,仿佛决战前夕凝神苦思,又像察访民情后忧心似焚,令人倍感亲切。两侧是岳飞八稗将之立像,也都栩栩如生。后殿为思岳轩,岳飞像碑立于其中,李纲、韩世忠的诗文镶于外壁。回廊环抱二殿,嵌有词碑、诗碑和岳飞手书《前出师表》之石刻等。据《宋史》载:“诏飞还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于沙洲保护百姓,伺机掩击。飞以泰无险可恃,退保柴墟,战于南霸桥,金大败。渡百姓于沙……[详细]
刘国钧故居
  刘国钧(1887~1978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生祠镇,汉族。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国钧就以一个成熟的企业家,登上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舞台。以后,他在这个大舞台上,有声有色地编演了纺织印染工业光彩耀日的场景,令世人瞩目,被誉为中国现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刘国钧故居座落在他的衣胞之地生祠镇,与岳王庙相邻。走近古色古香的门楼,刘海粟先生的手迹“弘毅园”三字道劲有力。刘国钧故居由旧居、善余厅、敬修堂和新建的国钧堂组成。整座建筑既有回廊相连,又有天井相隔,几井几楼,疏密有致,浑然一体。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大门左侧的旧居,泥砖青瓦,苔藓斑驳,低矮的瓦房里,一张旧竹床,一架纺车,一部织布机仿佛一本尘封的清苦勤俭的教科书,在静静地叙说着刘国钧先生这位中国民族工业骄子的艰辛而辉煌的创业……[详细]
昌荣木塔
  一提起木塔,人们往往想到山西的应县木塔或者是甘肃的张液木塔。其实我的故乡昌荣木塔也算是深藏深闺人不识了。据史册记载,唐朝长庆年间(821年——824年),德道高僧德信禅师云游到被唐王李世民敕封为“大-民”李姓聚居的东海海防重地-镇(古称唐营),看到这地方不但物产丰饶,而且民风淳朴,便萌升“驻锡梵修”之意,在得到唐穆宗李恒的恩准之后,并将此地原来的一座建于唐开元年间(713年——743年)的庙宇进行改建。于是有了千年古刹“敕建木塔禅寺”。在饱经历代战火及自然灾害,几度兴废,直到民国年间才初具规模,成为一座占地百亩、绿树环抱、殿宇恢宏的乡野寺院。那块斑驳的“敕建木塔禅寺”的石质门额,便是历经沧桑的最好佐证。石质门额上自右到左的“敕建木塔禅寺”六个阴刻的楷书大字,铿锵有力。其右上角竖写着“穆宗长庆……[详细]
泰州南山寺
  南山寺大雄宝殿,泰州千古名刹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明代重檐庑殿建筑,为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是明朝设立的僧人管理机构驻地,横梁有明代墨书纪年,有明代彩绘遗存。今年已完成整体复建恢复原有规模。南山寺位于泰州古城东南的南城河畔,始建于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由铁心坚禅师所建,朝廷赐额“护国寺”。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改为禅寺,更名为“资福禅院”。宋徽宗崇奉道教,将寺院改为道观,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资福禅院改为了道观,名“神霄玉清万寿宫”。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恢复佛寺,升院为寺,名“资福禅寺”。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寺毁。绍熙年间(公元1190年-公元1194年),由僧绍信、觉妙重建。嘉定年间(公元1208年-公元1224年),僧人图珍、惠文奏立戒台。元至正二……[详细]
兴化李园
  李园位于兴化市区武安街西侧。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0)年间,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具有设计风格独特,建筑技艺精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余园半亩”之称。清咸丰年间(1851-1860),扬州富商李小波在兴化四牌楼东侧开办“德本”当典,并在屋后狭长地块上建成后花园,即今之李园。李园门楼(1934年作商会时已改建),坐西面东。过门厅为一方天井,有南、北花厅。西去过“李园”景门,园内自东至西布有既分又合的三个院落。东院建筑主要有方亭、船厅、方厅。方亭位于院落的东南角,与船厅之间连为单坡屋面,下以走廊相衔接。北部为船厅,船厅为园中最富特色的古典建筑。整体呈船状,船头朝西,呈“L”字形,共七间,卷棚歇山顶。船头挂落上方,悬“自在流行”匾额,舱屋中间以大型双面……[详细]
学政试院
  学政试院时代:清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州的“学政试院”,也就是过去考秀才的场所。试院为一大的古建筑群,大门前有一座青砖砌成的高大照壁,“学政试院”四个端庄厚重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更外夺目。灿灿的光辉,仿佛是千年前的儒家思想仍在闪耀它的光辉;照壁背面是青石浮雕《观榜图》细细看来有趣极了,榜前簇拥的观榜者,有老有少,他们在寻找着自己或他人的名字。不用说,笑逐颜开者定是那金榜题名的人,而名落孙山者则显出垂头丧气的样子。更有意思的是农家的小狗和大白鹅也大摇大摆在这观榜的人流中,乡土气息呼之欲出;广场东西两侧耸立着四柱三门的东西辕门,门额上分别刻有“腾蛟起凤”和“紫电青霜”我虽不知道它的用意何在,但我想那个时代人的飞黄腾达大都与科举有关;东西辕门内各建吹鼓亭一处,明清样式的木格四方亭子建在青砖砌成的……[详细]
李园船厅
  李园位于兴化市区武安街西侧。始建于清咸丰(1851-1860)年间,原为清代扬州富商李小波的私家花园,是一座具有设计风格独特,建筑技艺精湛,独具地域特色的水乡园林。因地形狭长,有“余园半亩”之称。李园北部为船厅,船厅为园中最富特色的古典建筑。整体呈船状,船头朝西,呈“L”字形,共七间,卷棚歇山顶。船头挂落上方,悬“自在流行”匾额,舱屋中间以大型双面雕花落地罩分隔。东端与后舱有隔栈,上悬常州书法家汪洵所题“沧浪画舫”额。后舱南北为三间,南二间与北一间中有圆形落地罩分隔,花罩上方悬清代著名书法家杨岘所题“谅斋”小匾。船厅外部南侧正中有一斜面坡道,状似跳板。船厅西去隔一堵高大的围墙,原为明代所筑“0”(大狱),为化解镣链不祥之音,李小波聘请各地园林设计名流,集姑苏、维扬园林建筑之精华,建造了这座别……[详细]
施耐庵墓
  施耐庵墓位于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1957年和1982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施耐庵世居兴化(杨新《施让墓志铭》“鼻祖世居扬之兴化”),明洪武三年(1370)病逝于淮安寓所,其孙施述元扶柩归里,葬于白驹场施家桥。《兴化县续志》载:“县境合塔圩内施家桥葬元隐士施耐庵”。元明时期的白驹场施家桥及合塔圩内施家桥,皆今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自明代以来,历年清明节前后,施氏后裔都从四面八方聚集施家桥,在祖茔前举行隆重而简朴的祭祀活动。明初所建施耐庵墓,历经数百年沧桑,到抗战初期,淹没在蓬蒿野草之间。1941年,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第三任县长孙蔚民在坚持敌后抗日、组织军民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仍亲往祭奠,并着手重修。不久孙蔚民奉命调离,临行前专门交待接任者蔡公杰要修复、保护好施耐庵墓……[详细]
郑板桥故居
  郑板桥故居,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郑家巷7-8号。坐北朝南,前后两进,有正屋坐南朝北房3间,另有门楼、小书斋、厨房各一间。故居内陈列郑板桥生活用具及郑板桥书画复制品,研究郑板桥的资料等等,堂屋条台上立有一古铜色郑板桥全身塑像。1983年全面修缮。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馆基本陈列为“郑板桥生平及艺术成就”。陈列“昭阳郑氏家谱”、板桥老人的遗物、7种版本的《郑板桥集》、板桥墨迹的复制品和照片以及有关的研究论著、资料和剧本、金石、传说故事等。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而建立。位于江苏省兴化市城区。该馆藏品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墨迹33幅,金农、闵贞、郑銮、刘熙载等人的书画348件,当代名人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而作的书画833件。该馆基本陈列……[详细]
12、拱极台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拱极台
  拱极台,位于兴化城北海子池畔,台高6米,占地1300平方米,这里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拱极台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兴化知县陈垓为防御金兵、蒙古兵等北方军队渡淮南犯,利用改造大小垛岛和河道开挖的积土,围绕县衙署四周筑成长约3.5公里的土城和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四座水关,并在县衙以北的土城南侧构筑高台;根据五行方位及其对应“四象”中的玄武(神龟),将此台命名为“玄武台”。同时,在“玄武台”上建成“襟淮楼”,有着“攻占防守”的意义。元时知县詹士龙曾于此读书,故襟淮楼又名读书楼。明嘉靖初年,为抵御海寇入侵,知县傅佩开辟玉带河,引水入海池,为巩固城防重修此台,并改名拱极台。“拱极台”之名取材于《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详细]
天目山商周遗址
  天目山遗址,位于姜堰城区北部,东经120º、北纬32º,新通扬运河南侧,姜溱河东畔。遗址所在地地势较高,四面环水,形似一座小岛。2006年5月29日,经国务院核准公布,天目山遗址作为历史时期不同朝代、不同类别、不同地域且保存基本完好的典型遗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8月至2003年10月,由南京博物院主持,南京博物院、泰州博物馆、姜堰文管办3方人员组成天目山遗址考古队,对天目山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考古考掘,揭露面积1316平方米。考古发现,该遗址是一座西周时期的古城址,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外侧有环城河道,外城墙目前仅发现东、北、西三侧。内城周长近于万历《泰州志》所载史实。城墙为土筑,始建时城墙高度不超过10米,与古文献相符。发掘中还发现了河道、台基、房……[详细]
解家祠堂
  解家祠堂位于兴化市区东城外大街市场巷内,明代建筑,砖木结构。由东楼、西楼、中楼(正厅)、厢房、大门、二门、后门(阙门)等构成。现存东西3幢两层楼房和西厢房,共有房屋18间,其东端设有2间两层楼梯屋,建筑面积368.11平方米。解家祠堂是解氏家族明初迁居兴化时的最早聚居处。据《鹤立堂解氏宗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解氏始祖解七二携家从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在今“解家祠堂”一带建屋定居。不久,解七二将原住宅改建为“松鹤道院”(又名来鹤院),又在东南隅建成一座坐西朝东三进殿宇式的“晏公庙”(又名老祖庙)。明永乐(1403-1424)年间,解氏于“松鹤道院”东北角建成大门朝东,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解家祠堂”。宗祠前一进为坐北朝南2层楼房(上世纪90年代坍塌),后一进为一字排开坐北朝南串楼,分……[详细]
杨根思烈士祠墓
  杨根思烈士祠墓1922年11月6日,杨根思烈士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桥地区羊郎店。长大参军后,先后荣获“战斗模范”、“爆破大王”、“三级人民英雄”、“一级战斗英雄”等称号。1950年11月29日,在保家卫国的朝鲜战场上,他率领一个排扼守1071高地,与美国“王牌军”进行殊死战斗。在连续打退敌人八次反扑,阵地仅剩他一人时,他只身抱起0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中国人民志愿军最高领导机关追认他为“特等功臣”,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他的家乡被命名为“根思乡”。杨根思烈士陵园于1955年、1980年及2000年,历经三次修建扩建,现占地3.5万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陈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