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旅游

温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护法寺桥和塔
  时代:宋地址: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钱库镇望里社区0寺始建于唐代大中(847—866)年间,是当地著名寺院。明、清都有重修,清光绪二十八年最后一次重建,民国三十三年(1944)毁于兵火。其遗址至今仍清晰可辨,规模颇大。2002年,在原0寺的旧址,又新建一幢大雄宝殿。0寺始建时,没有寺、塔。到宋元祐三年(1088),才在寺前先后建成一座石桥和七座单檐塔,又称0寺桥和0寺塔。0寺桥,为梁柱式石桥,造型古朴大方,结构稳固,保存完好,具有浙南山区北宋初期石桥风格。桥长10.30米,宽2.30米,通高3.90米,3孔4墩,左右两孔净跨2.25米,中孔净跨3.75米。在中节北首桥板侧沿横刻“时元祐三年(1088),岁次戊辰,十二月癸酉朔二日建”,可得知此桥建桥确切年月。0寺塔,建于北宋,仿木构楼阁式六角平檐……[详细]
郑恻尘烈士墓亭
  郑恻尘(1888—1927),字采臣,乳名日起,又名振中、朝寮。1888年3月26日出生于永嘉县表山乡一个小康之家。16岁进入浙江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读书,毕业后又到浙江学堂(设在北京)和杭州的王氏工艺讲习所学习。1910年,回到温州,先后创办“中一花席厂”“振亚肥皂公司”等实业,探索实业救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到湖北投靠革命军,参加学生队赴前线作战,翌年转入湖北军官学校。1924年秋,在谢文锦、胡公冕的引导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为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人诚恳宽厚,大公无私,坚毅稳重,办事干练,深受同志们的信任和爱戴。 1926年6月至1927年初,由于革命的需要,在杭州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商民部部长兼杭州民众大会筹委会主任。1927年4月11日,国民党反动-突然包……[详细]
温州中山纪念堂
  1927年2月,北伐军进抵浙江后,温州各界人民为纪念民主革命伟人、民国缔造者——孙中山先生,发起在华盖山、积谷山之间建造中山公园,于1930年10月建成,占地面积5.46万平方米。1932年11月,中山纪念堂落成。 自建成以来,中山纪念堂曾多次开辟展览。1952年改为中苏友谊馆,“文革时期”改为温州市少年活动室。因年久失修,损失严重,1987年6月在原台基上重新修建,仿原来形式,古式简瓦,双层屋檐,周体回廊,楼房典雅,气势壮观。为丰富展厅内容,曾派员专程到广东、中山、广州、南京等地孙中山纪念馆、堂、故居采集图文、图纸等中山先生一生事迹资料,陈列在纪念堂展厅内。在一楼展厅内,中厅为孙中山先生半身汉白玉雕像,西、北、东三面墙壁的镜框中,陈列着一批珍贵的照相,介绍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分为少年求……[详细]
张天麟家庙
  张天麟家庙(又叫天麟公祠堂)坐落在温州市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三都)五芳巷,始建于明崇祯中期(1645年)前后。传说到了清乾隆年间,三都普门土地堂又遭火灾,延及家庙,因此张氏四派子孙,在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左右,在原址上集资重建张天麟家庙,坐北朝南,五间二进,门厅通面宽10.7米,通进深3.93米。正厅通面宽10.85米,通进深9.7米,占地约2000平方米。天井、月台、通道都是长条石平铺而成,大门前还有一对双石碣(旗竿夹)显示了家庙的显赫地位,祠前面有朱垟山,永昌堡、白水天柱峰凌云耸立;祠后有黄石山大尖峰而带瓯江,东面是流水(沧河支流)、小桥人家,西面是中河道直通白水永中,水陆交通,十分方便,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气势庄严。由于年久失修,该祠破漏不堪。到了文革破“四旧”时,-们把扁额、……[详细]
沧河巷金宅
  沧河巷金宅,亦作沧河巷金沛树民居,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仓桥社区沧河巷26号。坐北朝南,临街而立,由门屋、厢房、正屋等组成合院式建筑。原有三进,第三进被改建。门屋面阔五间,进深约7.2米,为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南立面为巴洛克风格。石英砂抹面,青石台基,内八字型门台嵌于墙,半圆形拱券大门罩,二层窗罩均做有卷草纹。北面中间砖砌门台,通天井。正屋五间二层,木构建筑,青瓦屋面,歇山顶。檐柱做成西式爱奥尼克柱式,一二层均带前廊,二楼机制栏杆做成几何、花草纹饰。前廊均与南侧东西厢房前廊相通,构成三面回廊。南侧厢房各三间二层,砖砌建筑,硬山顶。另外各门罩、窗罩、柱、栏杆等造型均为西式风格,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此民居建成于1935年,房主金沛树,永嘉乌牛人。有子金家麟,为早期温州-的领导,浙江工商大学……[详细]
陈式纯烈士墓
  陈式纯(1903—1935),苍南县金乡镇五一村人。少年就读于金乡小学和宜山高等小学,毕业后即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积极投身“外争国权,内惩-”的斗争中。1922年他带头创办了暑期补习学校,建立了金乡运动场和新曦书报社。同年于省立第十中学毕业,即考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不久因革命工作需要转至天津南开大学就读一年,便结束了读书生涯。1926年在河南洛阳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受党组织派遣,先后在河南、湖北、江苏、上海等省市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由于他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不辞劳苦,深受组织和战友的赞许,遂被擢任为中共江苏省委委员。他一生先后四次被捕入狱:前三次在汉口、武昌与上海,每次均经党组织竭力营救获释。第四次是1932年10月10日,他组织并带领群众在上海沙渡路……[详细]
朱程烈士故居
  朱程(1910—1943),字公行,苍南县矾山镇人。他小学毕业后,先后就读于永嘉私立建国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厦门集美学校,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1934年赴日本留学,1937年5月回国。“七七事变”后,他投身于晋冀豫抗日战场,任河北民军十一大队大队长。1939年9月,率部投奔八路军,任华北抗日民军司令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任抗日民军第一旅旅长兼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1943年夏,调任鲁西南新五分区司令员。抗战的6年(1937—1943)中,他率部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王厂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同年11月18日,冀鲁豫军区在第五军分区菏泽地区安陵集为朱程举行了追悼会。军区司令员-在悼词说:“朱程同志的牺牲,使我中华民族失一将才,使边……[详细]
杨柳巷戚宅
  戚宅位于鹿城区杨柳巷36号,系清同治年间温州官商冯月成兴建,后售予白累德医院戚姓医生。该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通面阔17.6米,进深30.1米,由门厅、正厅及厢房构成两进合院式木构建筑。梁架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顶。门屋为五间单层硬山顶建筑,-墙上有花草纹砖雕漏窗,进深五柱八檩,小青瓦屋面。门屋明间外为八字砖砌仿木构门台,单间,悬山顶,门楣上置四组斗栱,小筒瓦屋面,抹灰屋脊,脊头有龙头凤尾饰。正屋为五间单层硬山顶建筑,进深七柱十一檩,中柱落地,前后分心,前带船篷轩廊,小青瓦屋面,檐口存部分勾头滴水。门屋与正屋间为东、西两厢,面阔三间。正屋之后为一小院,东西各筑两间厢房,硬山顶,旧做厨房、杂物间等。北部围墙东侧为一砖砌小门台。戚氏民居系清同治间温州官商冯月成兴建,冯氏以经营铜铺起家……[详细]
吴超征烈士故居及纪念碑
  吴超征(1904—1933),又名下蒙,永嘉县瓯渠村人,出生于武术世家。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营见习官排长。1926年7月参加北伐,荣获“北伐功勋章”,由上尉晋升为少校营长,1931年任陆军二师师部主任副官,1932年调任十七军二师六旅十一团副团长。1933年4月,在长城古北口对日战役中壮烈殉国。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为吴超征烈士题词“精忠为国”,国民政府要员和高级将领孙科、宋子文、张治中、蔡廷锴、顾祝同、刘峙、黄杰等均亲笔题词并赠送悼念挽联,同时授予“为国捐躯”匾额,以昭忠烈。匾额及题词被其后人挂于吴超征烈士故居,以作纪念。 吴超征烈士故居,位于永嘉县西溪乡瓯渠村,于晚清建成,距今约120年左右。该故居占地面积约2500余平方米,坐东朝西,整体……[详细]
碗窑村乡土建筑
  碗窑村乡土建筑位于苍南县桥墩镇,年代为清。碗窑古村落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距苍南县城约20千米。明万历三年(1575年),福建汀州府连城县巫人(传称黑人老)开始在此建窑制瓷,至清中后期鼎盛时,有龙窑18条、作坊数百间,人口上万人。1958年因为建造水库,大部分村民移民桥墩。2010年位于保护区范围内的有40户、76人。碗窑古村落依山傍水,融明清民居、古庙、古戏台于一体,并保存有较完整的古陶瓷生产线,是“明清时期手工业制瓷的活博物馆”。碗窑古村落地处玉苍山脉南麓雷石湖山和车水贡山之间,村落坐北朝南,前临碧水盈盈的桥墩水库—玉龙湖,山光水色,景色迷人。西首三折瀑布气势恢宏,飞流直泻。碗窑古村落以水作为陶瓷生产动力,沿山势山涧而筑,形成“山、水、村”的聚落格局。引水渠自上而下流水淙淙、曲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