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玉泉区旅游

玉泉区旅游必去景点

呼和浩特大召寺
   蒙语称“依克召”,意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名无量寺,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区。明隆庆年间(1567~1572),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菩”)受封为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归化城(呼和浩特前身)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寺成,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称“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1),扩展召庙规模,大殿改覆黄琉璃瓦。佛殿内有高2.55米的银铸释迦牟尼像。释迦牟尼像前有一对金色木雕巨龙,蟠于木柱之上,作双龙戏珠状。殿前汉白玉方形石座上,有明天启七年(1627)铸造的一对空心铁狮,昂首仰视,形象别致。召庙内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及九间楼等建……[详细]
昭君博物院
   昭君博物院地处呼和浩特市南郊,是由王昭君墓及其一系列纪念建筑设施组成,占地面积205亩,是国家4A级景区。王昭君墓,蒙古语称为特木尔乌儿虎,意为“铁垒”,文献记载亦称“青冢”,从唐代开始有明确记载。据考证,它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高达33米,底面积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象征民族团结、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丰碑。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公元前37年,王昭君被选入后宫,为汉元帝待诏。公元前33年,在汉匈两族人民迫切要求民族和好的形势下,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做了单于的阏氏,促使了汉匈两族之间保持了近半个世纪……[详细]
东方甘迪尔蒙古风情园
   东方甘迪尔蒙古风情园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昭君路3公里处,占地1万亩,集蒙古族历史文化、军事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宗教文化之大成。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有:可汗宫大酒店、蒙古大道、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纪念堂、马文化博物馆、蒙古大汗营、苏勒德吉格、知青园、腾格里敖包、赛马场、篝火台、人工湖、神州航天台、草原浩特、渔村、停车场等等。蒙古风情园被国家旅游局近日评定为AAA级旅游景区,是内蒙古和呼和浩特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建设工程。蒙古风情园是由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投资建设的特大型旅游景区,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马文化博物馆,马文化博物馆的筑造型似汉字马的大写。创意来源于……[详细]
南湖湿地公园
   南湖湿地公园位呼和浩特市于南二环路以南、昭君路以西、大黑河以北、沙梁村以东,属呼和浩特市的地势低洼地,现为鱼塘、沙坑、草地。南湖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165公顷(17475亩),按功能分为三大区:草原风光区558公顷;湿地景观区425公顷;滨河项目区182公顷。其中一期工程占地606公顷。草原风光区的景观规划以蒙古族的发展史为主线,通过对蒙古族生活方式的变化及经济发展的展现,让人领略到内蒙古草原文化、风俗民情的独特魅力。从蒙古族依水而居的民俗游览区到游牧生活的牧野风光区,对蒙古族餐饮、娱乐、历史文化作了完美的诠释,使人们足不出室便能体验到草原文化。……[详细]
席力图召
   席力图是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席力图召汉名“延寿寺”,为康熙所赐。该召坐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坐北向南。据史料记载,明万历九年(公元1582年),土默特蒙古部阿勒坦汗死后,其子僧格都楞继承了汗位。他执政后,效仿他父亲的作法,决定邀请三世0索南坚措到内蒙古右翼各部传播宗教。三世0接受了他的邀请。为了迎接索南坚措三世0的到来,僧格都楞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5年)为他建立了这座小-庙--席力图召。后在清康熙、雍正、咸丰和光绪年间,经不断扩建和修缮,成为呼和浩特地区规模最大的-教寺院,并掌握着这个地区的黄教大权。召庙建筑宏敞,风格独具.虽经四百年风雨和-,仍保留较完整。世0来到……[详细]
五塔寺
   五塔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原名金刚座舍利宝塔,因塔座上有五座方形舍利塔,故名为五塔寺。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高约16米,塔身均以琉璃砖砌成,塔身下层是用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上层则为数以千计的鎏金小佛,刻工精巧,玲珑秀丽是一座砖石结构的-教塔,和首都北京大真觉寺五塔相比,也毫不逊色。塔后嵌有三副石刻画,分别为“须纱山分布图”、“六道轮回图”、蒙语“天文图”。塔座是一个长方形高台,上有五个方形小塔,塔为砖石结构,塔身下半部镶嵌着蒙、藏、梵三种文字书写的金刚--;塔身上半部为千佛龛,千佛龛中有1119个鎏金小佛像。塔身南面正中开券门,门上方有满、汉、藏三种文字所写的塔名匾额。五塔寺“金……[详细]
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坐落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五塔寺。五塔寺原名“慈灯寺”,五塔的正名是“金刚座舍利宝塔”,为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金刚”在梵语中是“坚固”的意思,上立五塔表示是五方的佛主,其形式来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的精舍。金刚座舍利宝塔是清代雍正五年到雍正十年间(1727~1732年)修建的,呼和浩特市这座五塔是中国现存的五座金刚座舍利宝塔中建造时间较早的一座。全塔由塔基、金刚座和顶部的五座玲珑宝塔组成,塔通高16.5米,金刚座平面呈“凸”形,拾级登上台基,拱门上镶嵌着汉白玉石的匾额,以蒙、藏、汉三种文字刻着“金刚宝座舍利宝塔”八个字。环塔而行,塔身表面布满了雕刻,有佛、菩萨、佛迹、景云、菩提树、金刚杵……[详细]
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
   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内蒙古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2006年3月,玉泉区提出建设大盛魁文化产业园设想。随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期投资立项。从2006年起,呼和浩特市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至3000万元支持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截至现在,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北区块旧址复原及影视基地建设工程已完成,大盛魁园子启动运营,现已与大召文化产业区合并,被自治区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召文化产业群落。大盛魁园子还被中国乡土艺术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中心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示范基地”称号。纪录片《大盛魁》远赴新西兰参加国际纪录片交流活动,并被中国国家广播……[详细]
蒙古文天文图石刻
   位于金刚座舍利宝塔后面的影壁上。为汉白玉石浅浮雕和线雕。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天北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5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因、天赤道圈、冬至因、天南极圈。与天赤道相交的另一个双线圈,表示黄道。全图刻恒星约270座,星数1570余颗。天球外面有4层注字的同心圆;最外层刻十二宫和十二生肖名称;第二层刻二十四节气名称;第三层外侧为黄道周天度数,内侧为赤道周天度数;最里层刻二十八宿名称。图下侧偏左有一长方形署名栏,刻星等图例,并注明“钦天监绘制天文图”字样。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石刻,反映了清代初年的天文学的水平。……[详细]
呼和浩特巧尔气召革命遗址
   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十家子街。巧尔气召为清代建筑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1925年春,中国0北方局派遣古雅泰、多松年、李裕智等蒙古族同志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赤峰、锡林郭勒等地开展革命工作。0绥远工作委员会就设在巧尔气召内的西四合院里。这座小院门东向,院内北屋为住房,西屋为办公室,南屋为伙房。当时在这里培训了大批革命领导人,组织领导了各地的农牧民协会,使绥远地区革命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25年冬,工农兵大同盟在张家口成立,归绥等地的农牧民协会都有代表参加。1927年,-反动派叛变革命后,归绥、包头、张家口等地的党组织转入地下活动,0绥远工委也终止了在巧尔气召的革命活动。  ……[详细]
塞上老街
   深藏于闹市中的呼和浩特塞上老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南街大召寺附近,是条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古街。门前西侧有一条横街,立了牌楼,名为塞上老街,全长380米,全部建筑充分体现明清时期特点,被誉为老呼和浩特的旧影浓缩。古街两侧排满了起脊的青砖青瓦建筑,宽檐翘角,别有古时气韵;浮雕壁画、穹庐屋顶、勒勒车毂,让人不时感受到别样的蒙古族风情;漫步街头,古董古玩、旧式理发店、老字号饭庄等再现明清商业的繁荣景象。2013年8月,呼和浩特市开始对塞上老街进行保护性环境整治和修缮,以更好地传承其厚重的文化底蕴。……[详细]
全部玉泉区景点>>>